
一、历史关系:小米生态链的典型样本
- 早期深度绑定(2014-2019)
石头科技成立于 2014 年,同年获得小米旗下天津金米投资,成为小米生态链企业。早期以代工 “米家扫地机器人” 为主,2016 年推出首款产品,2017 年自有品牌 “石头” 问世,但仍为小米贡献超 90% 收入。这一阶段,石头借助小米的供应链和渠道快速扩张,2019 年营收达 21.25 亿元,复合增长率 126%。
- 品牌独立化转型(2019 至今)
2019 年,石头推出首款自有品牌高端机型 T6 系列,并逐渐减少对小米的依赖。2020 年科创板上市后,小米系股东(顺为、金米)持续减持,目前合计持股不足 10%。2022 年,小米对石头的收入贡献降至 0.35%,双方业务基本脱钩。
二、产品对比:技术路线与市场定位分化
- 核心技术差异
- 导航与避障:石头全系标配 LDS 激光雷达 + RR Mason 算法,高端机型(如 P20 Pro)搭载 AI 3D 结构光避障,可识别 2cm 以上障碍物;小米部分机型(如扫拖一体 Pro)仍采用视觉导航,避障能力较弱。
- 清洁性能:石头 T8 Max 吸力达 5100Pa,支持自动集尘;小米扫拖一体 Pro 吸力 2100Pa,需手动清理尘盒。拖地方面,石头 G20 系列采用声波震动拖布,小米则以旋转加压为主。
- 市场定位与价格
- 石头:主打中高端市场,2024 年全球市占率 16%(销量第一),均价约 4500 元,代表机型 P20 Pro(4599 元)、G20(5599 元)。
- 小米:聚焦性价比,2025 年 Q1 线上份额 9.7%,均价 2000-3000 元,代表机型 M40(2299 元)、全能扫拖机器人 M30 Pro(3999 元)。
- 用户体验
- 石头 APP 功能更丰富,支持多地图记忆、自定义禁区等;小米依托米家生态,可与其他智能设备联动。
- 噪音控制方面,石头 T4 最大噪音 94 分贝,优于小米米家的 108 分贝。
三、市场表现:石头登顶,小米承压
- 全球格局
2024 年石头以 16% 的销量份额首次超越 iRobot,登顶全球第一;小米以 9.7% 排名第四。在欧洲市场,石头德国市占率达 12.3%,挤压小米份额。
- 国内竞争
2025 年 Q1,石头线上零售额份额 21.6%(行业第二),小米为 9.19%(第四)。石头通过高端机型 G30 系列(均价 4500 元 +)拉动增长,小米则依赖 “以旧换新” 政策维持基本盘。
四、未来挑战与战略动向
- 石头的跨界冒险
创始人昌敬 2021 年创立极石汽车,首款车型极石 01(增程式 SUV)已交付,但市场关注度不及小米 SU7。同时,石头跨界洗衣机赛道推出 H1 洗烘一体机,销量表现平平。
- 小米的生态防御
小米通过投资追觅科技(持股 13.3%)布局扫地机器人,2025 年 Q1 追觅线上份额 16.2%,增速超 60%,对石头构成直接威胁。此外,小米加速机器人技术研发,2025 年 3 月获传感器模组专利,强化智能家居生态。
五、用户选择建议
- 追求极致性能:选石头 P20 Pro(自动集尘 + AI 避障)或 G20(双刷 + 热水洗拖布),适合预算充足、注重清洁效果的家庭。
- 性价比之选:小米扫拖一体机器人 Pro(2000 元档)或全能 M30 Pro(3999 元),适合小米生态用户或首次购买者。
- 宠物家庭:优先考虑石头 T8 Max(防缠绕主刷)或云鲸 J5(机械臂去毛发),小米机型在处理长毛发时表现较弱。
总结
石头与小米的关系印证了小米生态链 “投资 - 孵化 - 独立” 的典型路径。如今,石头凭借技术积累和全球化布局成为行业领导者,而小米通过生态协同和性价比策略维持市场存在感。两者的竞争不仅是产品力的较量,更是智能家居生态话语权的争夺。未来,随着极石汽车与小米 SU7 的正面交锋,这场 “生态链兄弟” 的故事或将续写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