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su7直线加速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4 14:37:12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 SU7 的直线加速性能在同级别车型中表现突出,尤其是其顶配版本 SU7 Ultra 凭借三电机系统和赛道级配置,成为目前量产四门轿车中的加速标杆。以下是基于官方数据、实测成绩及竞品对比的详细分析:

一、核心加速性能参数


1. 基础版车型


  • 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21.59 万):
    单电机后驱布局,最大功率 340 马力,官方 0-100km/h 加速 5.28 秒,实测 5.39 秒。整备质量 1980kg,百公里电耗 13.7 度,推重比约 0.172 马力 /kg,适合日常城市通勤。
  • 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Max 版(29.99 万):
    双电机四驱,综合功率 673 马力,官方加速 2.78 秒,实测 2.6 秒内。配备倍耐力 P ZERO 轮胎(前 245/35 R21,后 265/35 R21),抓地力提升显著,10 次连续加速测试成绩波动小于 0.1 秒。

2. 旗舰车型 SU7 Ultra


  • 性能参数
    三电机系统(V8s+V6s),综合功率 1548 马力,峰值扭矩 1800 牛・米。官方 0-100km/h 加速 1.98 秒,实测成绩因测试条件不同略有差异:
    • 汽车之家实测 2.36 秒(直线竞速模式,电量 96%);
    • 易车实测 2.50 秒(环境温度 10℃,胎压 2.9bar);
    • 赛道实测 0-400 米加速 9.13 秒,尾速 253.25km/h。

  • 解锁限制
    最大马力需通过赛道圈速考核解锁(如在指定赛道完成官方建议圈速),普通用户日常驾驶默认限制为约 900 马力,以确保道路安全。

二、技术亮点与性能支撑


  1. 电机与动力系统
    • SU7 Ultra 的三电机采用碳化硅逆变器,最高效率 98.5%,支持 15ms 扭矩调节。
    • 赛道版电池包采用冷媒直冷技术,可连续 10 分钟输出 1.2MW 功率,无明显衰减。

  2. 轻量化设计
    • 车身采用碳纤维前舱盖、车门及尾翼,整备质量 2360kg(相比同级别竞品轻 5%-10%)。
    • 空气动力学优化,风阻系数 0.195Cd,高速行驶下压力提升 30%。

  3. 轮胎与制动
    • 标配倍耐力 P ZERO 赛道胎(前 265/35 R21,后 305/30 R21),湿地抓地力提升 20%。
    • 碳陶瓷制动系统(前六活塞 / 后四活塞卡钳),100-0km/h 制动距离 30.8 米,连续 10 次制动无热衰减。


三、竞品对比与市场定位


车型0-100km/h 加速最大功率 / 马力价格区间核心优势
小米 SU7 Ultra1.98 秒154852.99 万起三电机、赛道级散热、碳陶刹车
特斯拉 Model S Plaid2.1 秒102089.09 万品牌溢价、FSD 成熟度
比亚迪汉 L EV 四驱版2.7 秒81027.98 万起超快充(5 分钟 400km)、性价比高
蔚来 ET7 100kWh3.8 秒65352.8 万起换电补能、智能座舱

  • 性能标杆:SU7 Ultra 的加速成绩超越特斯拉 Model S Plaid,成为目前量产四门轿车中最快的车型。
  • 价格优势:相比同性能的保时捷 Taycan Turbo S(183.8 万),SU7 Ultra 价格仅为其三分之一。
  • 用户画像:瞄准追求极致性能的科技爱好者、赛道玩家及高端商务人士。

四、用户体验与潜在争议


  1. 日常驾驶感受
    • 舒适模式下加速线性,动能回收可调至接近燃油车的 “单踏板模式”,适合城市通勤。
    • 运动 + 模式下动力响应迅猛,推背感强烈,但转向手感偏轻,高速行驶时操控信心不足(部分用户反馈)。

  2. 赛道表现
    • 懂车帝夏测中,SU7 Ultra 圈速 2 分 17.34 秒(位列第四),但湿地制动距离 50.67 米(排名第 29),暴露制动系统在极端环境下的短板。
    • 职业车手评价:“动力与制动不匹配,连续下坡存在安全隐患”。

  3. 软件限制
    • 1548 马力需通过赛道考核解锁,普通用户需累计行驶 300 公里并完成安全测试,部分车主认为 “宣传与实际体验脱节”。


五、选购建议


  • 追求极致性能:直接选择 SU7 Ultra,建议搭配赛道包(含防滚架、四点式安全带),并参与官方赛道培训。
  • 性价比之选:四驱 Max 版(29.99 万)在加速(2.78 秒)、续航(700km)和配置(激光雷达)上更均衡。
  • 谨慎考虑:新手或对驾驶技术不自信的用户,建议选择后驱版(5.28 秒),避免因动力过剩导致安全风险。

小米 SU7 的直线加速性能不仅刷新了量产车的速度纪录,更以亲民价格(顶配 52.99 万)打破了传统豪华品牌的技术垄断。尽管存在软件限制和部分用户反馈的操控问题,但其综合表现已足够证明小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