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实现这一超低风阻,小米 SU7 采用了多项创新设计:
- 车身线条优化:28 度前挡风玻璃、17 度大溜背以及全车轮廓 G4 连续曲率设计,使气流能够平滑通过车身表面。
- 细节设计:无边框水滴后视镜、鹅暖石造型激光雷达(部分车型)以及半隐藏式门把手,均经过 1000 + 数字模型仿真和 300 + 油泥模型调整,减少气流扰动。
- 低滚阻配置:搭配低风阻轮毂和轮胎,进一步降低空气阻力对续航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风阻系数会随测试速度变化而波动。小米 SU7 选择 160km/h 作为测试标准,是基于国内行业通行的企业标准(如华为等品牌也采用类似方法)。根据风阻公式,更高的测试速度会使分母(车速平方)增大,从而导致风阻系数数值更小。例如,若在 200km/h 下测试,风阻系数可能更低,但实际风阻绝对值反而更高。
这一设计带来的直接优势是显著降低能耗。行业数据显示,风阻系数每降低 0.01Cd,车辆续航可增加约 7 公里。小米 SU7 的 CLTC 工况续航里程最高达 800 公里,其超低风阻功不可没。同时,低风阻还能减少风噪,提升车内静谧性,优化驾乘体验。
从行业对比来看,特斯拉 Model S Plaid 的风阻系数为 0.208Cd,而吉利银河 E8 在 120km/h 测试中为 0.199Cd。小米 SU7 凭借 0.195Cd 的成绩,刷新了量产轿车的风阻标杆,展现了小米在汽车工程领域的技术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