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的 “自动” 功能主要体现在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泊车技术上,覆盖了从高速到城市道路的多场景应用。以下是基于最新信息的详细解析:
一、智能驾驶辅助系统:L2 级辅助驾驶为核心
小米 SU7 搭载的小米 Pilot Pro和小米 Pilot Max系统,目前属于L2 级辅助驾驶,支持高速领航、城市领航和泊车辅助功能。其核心功能包括:
- 高速领航(NOA):支持自动超车、上下匝道、自适应巡航等,适用于高速公路和快速路。例如,在高速行驶时,系统可自动识别车道线并保持居中,遇到慢车时会主动变道超车。
- 城市领航(NOA):在已开放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 10 城核心区域),可应对复杂路况,如无保护左转、环岛通行、施工路段绕行等。例如,在拥堵路段能自动跟车,并根据导航规划最优路径。
- 自动泊车:支持垂直、平行、斜列式车位的自动泊入,用户可通过中控屏或语音指令启动。2025 年新增的端到端代客泊车功能,可实现 23km/h 的地下车库巡航,支持记忆泊车路径、自动避障和倒车让行。
硬件配置:高配版(Pro/Max/Ultra)配备激光雷达、12 颗摄像头、5 颗毫米波雷达和 12 颗超声波雷达,算力达 508TOPS(双 Orin 芯片),支持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标准版(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为纯视觉方案,仅支持基础功能。
二、自动泊车:技术亮点与用户反馈
- 功能细节:
- 智能泊车辅助:车速低于 15km/h 时自动搜索车位,用户确认后可自动完成转向、加速和制动,泊车完成后自动挂 P 挡。
- 代客泊车:通过学习用户的泊车路线,车辆可在地下车库自主巡航至目标车位,支持跨楼层记忆泊车和障碍物绕行。
- 遥控泊车:用户可通过手机 APP 远程控制车辆进出狭窄车位。
- 用户反馈与改进:
- 故障案例:2024 年 11 月,部分车主反映自动泊车时发生碰撞,小米官方承认是系统 BUG 导致,承担维修费用并提供积分补偿(1500 积分 / 天)。
- OTA 升级:2025 年通过 OTA 优化了泊车路径规划和障碍物识别能力,新增窄车位后视镜自动收起功能,并修复了部分场景下的误识别问题。
三、车型差异与订阅服务
- 不同版本功能对比:
- 标准版:纯视觉方案,仅支持高速 NOA 和基础泊车功能,售价 21.59 万元。
- Pro 版:增加激光雷达和双 Orin 芯片,支持城市 NOA 和代客泊车,售价 24.59 万元。
- Max 版:双电机四驱,性能更强,售价 29.99 万元。
- Ultra 版:端到端全场景 HAD 系统,支持无图城市 NOA 和赛道级控制,但需订阅服务(预计年费 3800 元)。
- 订阅服务政策:
- Ultra 版:2025 年 5 月购车用户可享终身免费辅助驾驶,涵盖高速 NOA、城市 NOA 和自动泊车。
- 其他版本:Pro/Max 版的高阶功能可能需付费订阅,具体费用尚未明确,但行业参考价约为每年 3000-6000 元。
四、争议与安全提示
- 功能更名与合规调整:
- 2025 年 5 月,小米将 “智驾” 更名为 “辅助驾驶”,强调 L2 级本质,避免误导用户。这一调整响应了工信部新规,要求车企规范宣传用语。
- 用户投诉与风险:
- 高速急减速:有车主反映高速领航时车辆突然降速,导致后车追尾。小米承认是 “误识别” 问题,但强调驾驶员需随时接管。
- 极端天气限制:雨雪天气下,激光雷达可能误判水花为障碍物,系统会提示用户清理传感器,极端情况下建议手动驾驶。
五、总结与建议
小米 SU7 的自动功能在硬件配置和场景覆盖上处于行业中等水平,尤其在泊车和高速领航方面表现突出。但城市领航的成熟度和系统稳定性仍需提升,用户需注意以下几点:
- 功能边界:L2 级辅助驾驶非自动驾驶,驾驶员需全程监控。
- 车型选择:若需高阶功能,建议选择 Pro/Max 版,并关注订阅费用。
- OTA 更新:小米持续优化系统,建议及时升级以获得最佳体验。
- 极端场景:雨雪、沙尘等恶劣天气下慎用自动功能。
如需更详细的操作指南或故障处理,可参考小米官方手册或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