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作为小米汽车首款纯电轿车,凭借高性能、智能生态和高性价比成为市场焦点。以下是其核心配置参数的详细解析,涵盖动力性能、续航能力、智能驾驶、内饰设计及安全配置等关键维度:
一、动力系统:性能与效率兼备
1. 电机与驱动形式
- 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搭载单电机,最大功率 220kW,峰值扭矩 400N・m,0-100km/h 加速 5.28 秒,最高车速 210km/h。
- 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Pro 版:同样采用单电机,参数与标准版一致,但续航提升至 830km(CLTC)。
- 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Max 版:双电机四驱系统(前 220kW + 后 275kW),总功率 495kW,总扭矩 838N・m,0-100km/h 加速 2.78 秒,最高车速 265km/h。
- 2025 款 SU7 Ultra:三电机四驱系统(前 288kW + 后双 425kW),总功率 1138kW,总扭矩 1770N・m,0-100km/h 加速 1.98 秒,最高车速 350km/h。
2. 电池与充电
- 标准版:磷酸铁锂电池(襄阳弗迪),容量 73.6kWh,CLTC 续航 628km。
- Pro 版: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容量 73.6kWh,CLTC 续航 830km。
- Max 版:三元锂电池(宁德时代),容量 101kWh,CLTC 续航 800km。
- Ultra 版:三元锂电池,容量 93.7kWh,CLTC 续航 630km,支持 5.2C 超充(11 分钟 10%-80%)。
- 充电技术:Max 版和 Ultra 版搭载 800V 高压平台,15 分钟补能 500km(800V)或 358km(400V);标准版和 Pro 版为 400V 平台。
二、智能驾驶:全场景辅助与技术前瞻
1. 硬件配置
- 传感器:Pro 版和 Max 版配备 1 颗禾赛 128 线激光雷达、12 颗摄像头、5 颗毫米波雷达、12 颗超声波雷达。
- 芯片:Orin-X 芯片(双冗余),算力 508TOPS。
2. 功能与级别
- 基础功能:全系标配 L2 级驾驶辅助,包括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等。
- 高阶功能:Pro 版和 Max 版支持高速 NOA(导航辅助驾驶)、城市 NOA(2025 年 OTA 升级)、自动变道、自动超车等。
- 技术亮点:小米全栈自研算法,支持 BEV(鸟瞰图)感知、占用网络技术(异形障碍物识别精度 < 0.1m)。
3. 官方定位:根据应急管理部声明,市售车型智能驾驶为 L2 级,L3 及以上仍处测试阶段。
三、内饰与智能座舱:科技与舒适融合
1. 座舱设计
- 屏幕配置:16.1 英寸中控屏(3K 分辨率)、7.1 英寸旋转仪表屏、56 英寸 HUD(Max 版),支持五屏联动(含后排小米 Pad 拓展屏)。
- 芯片:骁龙 8295 座舱芯片,响应速度提升 2 倍。
- 交互:小米澎湃 OS 系统,支持语音控制(定制小爱同学)、手机互联(CarPlay/AirPlay)。
2. 座椅与舒适性
- 材质:Nappa 真皮座椅,全系标配前排加热 / 通风 / 按摩,Max 版支持主动侧翼支撑。
- 特色功能:车载冰箱(创始版)、25 扬声器音响系统、香薰机接口、无线充电(带散热出风口)。
3. 细节设计
- HUD:Max 版支持 AR 导航、车速 / 导航信息投影。
- 储物:32 处收纳空间,含隐藏式挂钩、手电筒位、雨伞槽。
- 氛围灯:支持声光同步,64 色可调。
四、安全配置:高强度车身与主动防护
1. 被动安全
- 车身结构:铠甲笼式钢铝混合车身,高强度钢占比 90.1%,扭转刚度 51000N・m/deg,关键部位采用 2000MPa 超高强度钢。
- 气囊:7 气囊(主副驾、双侧气帘、远端气囊),副驾气囊异形设计防滑落。
2. 主动安全
- 系统:博世 DPB2.0 智能解耦制动 + ESP10.0,支持自动紧急制动(AEB)、车道偏离预警(LDW)、盲点监测(BSD)。
- 电池安全: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超 1050 项安全测试,防碰撞电池框架。
3. 碰撞测试:中保研测试获 3 项 G + 评级,25% 偏置碰撞中实现 “丢轮保命”,前挡风玻璃未碎。
五、其他配置与版本差异
1. 空气悬架:仅 Max 版和 Ultra 版配备单腔空气悬架 + CDC 连续可变阻尼,支持 - 20mm 至 + 30mm 高度调节(114-164mm)。
2. 外观设计:风阻系数 0.195Cd,提供 10 种配色(含霞光紫金属漆),可选电动尾翼(Max 版)。
3. 保修政策:整车 3 年或 10 万公里质保,电池 8 年或 16 万公里质保,支持全国联保和 24 小时道路救援。
六、价格与版本对比
版本 | 售价(万元) | 续航(CLTC) | 驱动形式 | 智能驾驶 | 空气悬架 |
---|---|---|---|---|---|
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 | 21.59 | 628km | 单电机 | L2 | 无 |
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Pro 版 | 24.59 | 830km | 单电机 | L2 | 无 |
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Max 版 | 29.99 | 800km | 双电机 | L2(含激光雷达) | 有 |
SU7 Ultra 纽北限量版 | 52.99 | 630km | 三电机 | L2 | 有 |
总结
小米 SU7 通过 “性能 + 智能 + 生态” 的组合,在 20-30 万元价位段展现出强劲竞争力。其核心优势包括:双电机四驱版的超跑级加速(2.78 秒破百)、800V 高压快充技术、全栈自研智能驾驶系统,以及小米生态的深度整合。而 Ultra 版则以 1.98 秒加速和三电机配置,进一步冲击高性能电动车市场。对于追求科技感与性价比的用户,小米 SU7 是值得关注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