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作为小米汽车的首款旗舰车型,凭借其高性能、长续航和智能生态的深度整合,自 2024 年 3 月上市以来已累计交付超 18 万辆,成为中大型纯电轿车市场的热门选择。以下是其核心配置参数的详细解析:
一、动力与续航
1. 动力系统
- 标准版(后驱):搭载单电机 220kW(299 马力),零百加速 5.28 秒,最高时速 210km/h,采用 400V 电压平台。
- Pro 版(后驱):单电机 220kW,零百加速 5.7 秒,同样基于 400V 平台。
- Max 版(四驱):双电机系统(前 220kW + 后 275kW),总功率 495kW(673 马力),零百加速 2.78 秒,最高时速 265km/h,配备 800V 高压平台。
- Ultra 版(三电机四驱):2025 年新增车型,前电机 288kW + 后双电机 850kW,总功率 1138kW(1548 马力),零百加速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采用宁德时代麒麟 II 电池和 800V 高压平台。
2. 电池与续航
- 标准版:73.6kWh 磷酸铁锂电池(弗迪供应),CLTC 续航 700km。
- Pro 版:94.3kWh 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神行电池),CLTC 续航 830km。
- Max 版:101kWh 三元锂电池(宁德时代麒麟电池),CLTC 续航 800km。
- Ultra 版:93.7kWh 三元锂电池,CLTC 续航 630km(性能取向)。
3. 充电性能
- 标准版 / Pro 版:400V 平台,快充 10%-80% 需 42 分钟(标准版)或 50 分钟(Pro 版),支持第三方充电桩。
- Max 版 / Ultra 版:800V 平台,15 分钟补能 500km(Max 版)或 480kW 超充下 10%-80% 仅需 19 分钟(Ultra 版)。
- 小米超级充电站:600kW 液冷超充桩已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布局,未来计划扩展至全国。
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1. 硬件配置
- 标准版:单 Orin 芯片(54TOPS 算力),11 个摄像头 + 3 个毫米波雷达 + 12 个超声波雷达,无激光雷达。
- Pro/Max 版:双 Orin 芯片(508TOPS 算力)+1 颗禾赛 AT128 激光雷达,支持 128 线扫描,探测距离 200 米。
- Ultra 版:双 Orin 芯片 + 1 颗激光雷达,算力提升至 508TOPS,新增 4D 毫米波雷达。
2. 功能差异
- 标准版:高速 NOA、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
- Pro/Max 版:城市 NOA(覆盖 10 城)、自动变道、红绿灯识别、行人避让。
- Ultra 版:端到端全场景智驾(车位到车位)、跨楼层记忆泊车、高速领航自动换电。
3. 用户反馈
- 高速 NOA:变道果断,跟车距离合理,支持自定义模式。
- 城市 NOA:对无保护左转和施工绕行处理较好,但自动变道存在 0.5 秒延迟。
- 自动泊车:车位识别率高,但狭窄车位泊车保守,需手动微调。
三、内饰与科技配置
1. 座舱设计
- 屏幕:16.1 英寸 3K 中控屏 + 56 英寸 HUD(Max/Ultra 版),支持五屏联动(中控屏 + HUD + 手机 + 后排 Pad + 翻转仪表屏)。
- 芯片:高通骁龙 8295 座舱芯片,操作流畅度媲美旗舰手机。
- 交互:小米澎湃 OS 系统,支持语音控制(小爱同学)、手机无缝互联(靠近自动解锁)、米家设备联动(如车内控制家中空调)。
2. 材质与舒适性
- 座椅:Nappa 真皮座椅(Max/Ultra 版),主驾 14 向电动调节 + 加热 / 通风 / 按摩,后排坐垫加长至 500mm。
- 内饰配色:银河灰、暮光红、迷雾紫、曜石黑、米灰色五款可选。
- 细节设计:25 扬声器音响系统、冷暖双模式车载冰箱、隐藏式挂钩、雨伞收纳槽、50W 无线充电(带散热)。
3. 智能互联
- 手机车机无缝互联:登录同一小米账号后,手机应用可直接投屏车机,支持 CarPlay/Carlink。
- 小米生态联动:车内控制米家设备(如扫地机器人、摄像头),设置地理围栏自动激活 “回家模式”。
- 后排 Pad 拓展:小米 Pad 可作为后排娱乐屏,支持导航、音乐、车控功能。
四、安全与车身
1. 安全配置
- 被动安全:8 安全气囊(含中央气囊)、高强度钢车身(占比 78.4%)、热成型钢门槛梁。
- 主动安全:AEB 自动紧急制动(135km/h 刹停静止车辆)、L2 + 级辅助驾驶、DOW 开门预警、胎压显示。
- 安全认证:C-NCAP 五星评级(得分 93.5%),主动安全得分 95.25%。
2. 车身结构
- 尺寸:4997×1963×1455mm(标准版),轴距 3000mm;Ultra 版加长至 5070mm,轴距不变。
- 风阻系数:0.195Cd(标准版),Ultra 版降至 0.189Cd。
- 底盘: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悬架,Max/Ultra 版配备空气悬架(软硬 + 高低调节)。
五、价格与版本
版本 | 售价(2025 年 5 月) | 核心配置 |
---|---|---|
2024 款 后驱标准版 | 21.59 万元 | 单电机 + 73.6kWh 磷酸铁锂 + 高速 NOA |
2024 款 后驱 Pro 版 | 24.59 万元 | 单电机 + 94.3kWh 磷酸铁锂 + 城市 NOA |
2024 款 四驱 Max 版 | 29.99 万元 | 双电机 + 101kWh 三元锂 + 800V 平台 + 激光雷达 |
2025 款 Ultra 版 | 52.99 万元 | 三电机 + 93.7kWh 三元锂 + 800V 平台 + 碳纤维车身 + 赛道模式 |
2025 款 Ultra 纽北限量版 | 81.49 万元 | 赛道调校 + 轻量化套件 + 专属车漆 + 全球限量 1000 台 |
六、充电网络与售后
- 充电网络:接入 13 家运营商超 102 万根充电桩(含蔚来、小鹏、理想),覆盖 365 城及 88.1% 高速服务区。
- 售后服务:全国 200 家门店(2025 年 1 月数据),提供三电系统 8 年或 16 万公里质保,支持 24 小时道路救援。
总结
小米 SU7 以 “高性能 + 高性价比 + 生态互联” 为核心竞争力,其配置参数在 20-30 万元价位段极具竞争力。标准版适合城市通勤,Max 版满足性能需求,而 Ultra 版则以顶级配置冲击高端市场。尽管售后服务网点仍在扩展中,但其智能驾驶和生态整合能力已成为吸引用户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