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作为小米汽车的首款旗舰车型,提供了多个版本以满足不同需求,其性能参数在动力、续航、充电、智能驾驶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以下是各版本的核心性能参数及技术亮点:
一、动力系统
- 标准版(后驱长续航智驾版)
- 电机:后置单电机,最大功率 220kW(299 马力),峰值扭矩 400N・m。
- 加速:0-100km/h 加速 5.28 秒,最高车速 210km/h。
- 驱动形式:后置后驱,适配日常城市通勤需求。
- Pro 版(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Pro 版)
- 电机:同标准版,最大功率 220kW(299 马力),扭矩 400N・m。
- 加速:0-100km/h 加速 5.7 秒,最高车速 210km/h。
- 升级点:电池容量提升至 94.3kWh,CLTC 续航达 830km。
- Max 版(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Max 版)
- 电机:双电机四驱系统,前电机 220kW(338N・m)+ 后电机 275kW(500N・m),综合功率 495kW(673 马力),扭矩 838N・m。
- 加速:0-100km/h 加速 2.78 秒,最高车速 265km/h。
- 驱动形式:电动四驱,赛道级性能表现。
- Ultra 版(2025 款新增)
- 电机:三电机四驱系统(前双电机 + 后单电机),综合功率 1138kW(1548 马力),扭矩 1770N・m。
- 加速:0-100km/h 加速 1.98 秒,极速 350km/h,性能对标千万级超跑。
- 散热技术:电机立体油冷 + 电池双大面冷却系统,支持纽北连续飞行圈实测 2 圈不过热。
二、电池与续航
- 标准版:
- 电池类型: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 / 宁德时代),容量 73.6kWh。
- 续航:CLTC 工况 700km,适配 19 英寸米其林低滚阻轮胎。
- 充电:400V 平台,15 分钟补能 350km(30%-80% 充电时间 0.42 小时)。
- Pro 版:
- 电池类型:宁德时代神行磷酸铁锂电池,容量 94.3kWh。
- 续航:CLTC 工况 830km,高速续航达成率约 74%(495km)。
- 充电:400V 平台,15 分钟补能 358km(30%-80% 充电时间 0.5 小时)。
- Max 版:
- 电池类型:宁德时代麒麟三元锂电池,容量 101kWh。
- 续航:CLTC 工况 800km,支持 - 30℃低温 4C 快充。
- 充电:800V 平台,15 分钟补能 500km(30%-80% 充电时间 0.32 小时)。
- Ultra 版:
- 电池类型:宁德时代麒麟 II 三元锂电池,容量 93.7kWh。
- 续航:CLTC 工况 630km,赛道模式下低电量性能衰减显著优化。
- 充电:800V 平台,支持 480kW 超充,10%-80% 充电仅需 9 分钟。
三、智能驾驶系统
- 硬件配置:
- 标准版:无激光雷达,7 颗摄像头 + 3 颗毫米波雷达,算力 84TOPS。
- Pro/Max 版:1 颗禾赛 AT128 激光雷达(探测距离 200 米)+11 颗摄像头 + 3 颗毫米波雷达,双 Orin-X 芯片算力 508TOPS。
- Ultra 版:3 颗激光雷达(部分来源显示 1 颗)+12 颗摄像头 + 6 颗毫米波雷达,算力 508TOPS。
- 功能覆盖:
- 高速 NOA:支持自动变道、匝道通行,接管率低于 0.01 次 / 百公里。
- 城市 NOA:已开放北京、上海等 10 城,2025 年新增环岛通行、ETC 辅助等功能。
- 代客泊车:支持跨楼层记忆泊车,机械车位通过率 100%。
四、底盘与操控
- 悬挂系统:
- 标准版 / Pro 版: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独立悬架,标配 CDC 可变阻尼减震器。
- Max 版 / Ultra 版: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 + 闭式空气弹簧,支持高低 / 软硬四级调节。
- 制动系统:
- 标准版 / Pro 版:通风盘式刹车,百公里制动距离 36.5 米。
- Max 版:布雷博四活塞卡钳,制动距离 33.3 米。
- Ultra 版:碳陶瓷制动盘(前 430mm / 后 410mm)+Akebono 卡钳,制动距离 30.8 米,连续 10 次 180km/h 急刹无衰减。
- 轮胎与轮毂:
- Max 版:可选 21 英寸轮毂,前 245/35 R21 + 后 265/35 R21 倍耐力 P ZERO 轮胎。
- Ultra 版:标配 21 英寸轮毂,前 265/35 R21 + 后 305/30 R21 倍耐力 P ZERO 5 轮胎,可选半热熔轮胎。
五、其他核心参数
- 车身尺寸:长 4997mm,宽 1963mm,轴距 3000mm;Max 版高度 1440mm,风阻系数 0.195Cd。
- 座舱配置:
- 16.1 英寸 3K 中控屏 + 56 英寸 AR-HUD,高通骁龙 8295 芯片,澎湃 OS 系统。
- 25 扬声器音响系统,支持杜比全景声和主动降噪。
- 安全配置:10 安全气囊,1500MPa 热成型钢车身,C-NCAP 五星认证。
六、版本对比与价格
版本 | 售价(万元) | 动力形式 | 续航(CLTC) | 充电速度(10%-80%) | 核心配置差异 |
---|---|---|---|---|---|
标准版 | 21.59 | 后驱单电机 | 700km | 19 分钟(400V) | 无激光雷达,基础智驾 |
Pro 版 | 24.59 | 后驱单电机 | 830km | 25 分钟(400V) | 激光雷达,城市 NOA(内测) |
Max 版 | 29.99 | 四驱双电机 | 800km | 12 分钟(800V) | 空气悬架,布雷博刹车 |
Ultra 版(2025) | 52.99 | 四驱三电机 | 630km | 9 分钟(800V) | 三电机,碳陶瓷刹车,赛道化调校 |
总结
小米 SU7 通过多版本策略覆盖了从家用到性能的全场景需求:标准版主打性价比,Pro 版平衡续航与智驾,Max 版强化性能与豪华配置,Ultra 版则以极致性能和赛道基因重新定义高端电动车。其核心技术如 800V 高压平台、激光雷达智驾、碳化硅电驱等,均展现了小米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突破与普惠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