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数据,小米 SU7 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的销量表现极为亮眼,以75,869 辆的成绩位居新势力车型榜首,在中国中大型轿车市场也以绝对优势占据第一。这一数据不仅远超第二名小鹏 M03 的 47,130 辆,更在传统豪华品牌主导的中大型轿车市场中实现了对奥迪 A6L、奔驰 E 级等车型的超越。
销量趋势与市场表现
- 季度销量与增长
2025 年第一季度,小米 SU7 的销量环比 2024 年第四季度增长显著。例如,2024 年 12 月单月交付量为 25,815 辆,而 2025 年 1 月、2 月、3 月的销量分别为 22,897 辆、23,885 辆和 29,244 辆。这一增长趋势在 2025 年 4 月延续,当月交付量突破 2.8 万辆,创历史新高。
- 累计销量与订单积压
截至 2025 年 3 月,小米 SU7 的累计交付量已超过 18.6 万辆,而累计锁单量突破 36 万辆,订单积压周期长达 49 周。到 2025 年 3 月 18 日,累计交付量进一步突破 20 万辆,其中第二个 10 万辆仅用 119 天,交付速度提升超 50%。这一数据表明,小米 SU7 的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产能成为当前主要瓶颈。
- 全球市场热度
小米 SU7 不仅在中国市场表现强劲,在海外市场也引发高度关注。中东地区的用户甚至愿意以 100 万元的高价购买顶配版车型,而欧洲、俄罗斯、南亚等地的外贸厂商也在积极推动其销售。尽管具体全球销量数据尚未完全公开,但小米汽车的海外布局已显露出巨大潜力。
产能与交付挑战
- 工厂扩建与产能提升
为应对订单积压,小米汽车正在加速产能扩张。其北京工厂二期工程预计 2025 年 6 月竣工,投产后将新增 15 万辆年产能,总产能将达到 30 万辆。此外,武汉供应链项目的落地也将进一步完善生产体系。
- 交付周期与用户等待
由于产能限制,小米 SU7 各版本的交付周期普遍较长。例如,标准版需等待 34-37 周,Pro 版 31-34 周,Max 版 27-30 周。即便如此,小米 SU7 Ultra(售价 52.99 万元)在 2025 年 2 月上市后,仅用 3 天锁单量就突破 1 万台,显示出高端市场的强劲需求。
市场竞争与未来展望
- 新势力与传统品牌竞争
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的新势力车型排行榜中,小米 SU7 以 75,869 辆的成绩远超第二名小鹏 M03(47,130 辆)和第八名问界 M9(22,828 辆)。在中大型轿车市场,小米 SU7 更是以 26.25% 的份额领先于奥迪 A6L(15.62%)和奔驰 E 级(11.52%)。
- 2025 年目标与行业地位
小米汽车已将 2025 年的全年交付目标从 30 万辆上调至 35 万辆,并计划通过产能提升和供应链优化实现这一目标。若顺利达成,小米 SU7 有望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标杆车型,进一步巩固其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地位。
总结
小米 SU7 凭借高性价比、技术创新和品牌号召力,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象级产品。其 2025 年第一季度的销量表现、订单积压情况及产能扩张计划,均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尽管面临交付周期长和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但小米汽车通过产能提升和全球化布局,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增长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