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su7和领克z20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5 16:14:54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 SU7 和领克 Z20 作为两款不同定位的新能源车型,在产品特性、目标用户和市场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下从核心维度展开对比分析,帮助您更清晰地了解两者的优劣势:

一、产品定位与价格


  • 小米 SU7: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跑,车身尺寸 4997×1963×1455mm,轴距 3000mm,主打科技豪华与性能体验。2024 款后驱长续航智驾标准版指导价 21.59 万元,顶配四驱 Max 版达 29.99 万元。
  • 领克 Z20:定位紧凑型纯电 SUV,车身尺寸 4460×1845×1573mm,轴距 2755mm,强调年轻化设计与高性价比。2025 款 530km 后驱 Pro 指导价 13.59 万元,顶配 Max 逐日版 15.09 万元。

差异点
小米 SU7 以更高价格提供更大空间和更强性能,适合追求豪华感与科技配置的用户;领克 Z20 则以亲民价格切入主流市场,适合预算有限且注重实用性的消费者。

二、动力与续航


小米 SU7


  • 性能:后驱版最大功率 210kW,零百加速 6.9 秒;四驱版最大功率 495kW,零百加速 2.78 秒,极速 265km/h。
  • 续航:后驱长续航版搭载 73.6kWh 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 668km;四驱 Max 版采用 101kWh 三元锂麒麟电池,CLTC 续航 800km,支持 871V 高压快充,充电 15 分钟续航增加 510km。
  • 冬季表现:-20℃寒冷区实测续航 385km(达成率 47.5%),配备三热源加热技术提升低温性能。

领克 Z20


  • 性能:单电机后驱布局,最大功率 250kW,零百加速 5.3 秒,极速 190km/h,麋鹿测试成绩 81.7km/h。
  • 续航:61.47kWh 电池组 CLTC 续航 530km,支持 4.5C 快充,15 分钟补能 370km。
  • 冬季表现:-20℃环境下实测续航 360km(达成率 68%),充电功率稳定在 120kW。

对比总结
小米 SU7 在续航和充电速度上优势明显,尤其适合长途出行;领克 Z20 动力响应更直接,加速性能接近小米 SU7 后驱版,但续航略短。

三、智能配置与生态


小米 SU7


  • 智能驾驶:全系标配 L2 级辅助驾驶(含全速域 ACC、车道保持),Max 版搭载高阶智驾系统(11 颗摄像头 + 5 颗毫米波雷达),支持高速 NOA 和城市领航。但近期 AEB 测试中表现垫底,存在安全争议。
  • 智能座舱:16.1 英寸中控屏 + 56 英寸 HUD,MIUI Car 系统支持手机互联、多屏联动,内置小爱同学语音助手。
  • 生态优势:深度整合小米智能家居,支持手机钥匙、远程控制、家庭设备联动等。

领克 Z20


  • 智能驾驶:L2 + 级辅助驾驶(22 颗传感器),支持高速领航、自动泊车,但缺乏城市 NOA 功能。用户反馈 LCC 在复杂路况下稳定性一般,自动泊车成功率低。
  • 智能座舱:12.8 英寸中控屏 + 7 英寸仪表,LYNK OS N 系统支持魅族手机互联,但应用生态较窄,语音交互功能有限。
  • 生态短板:仅支持魅族手机深度互联,与其他品牌设备兼容性较差。

对比总结
小米 SU7 在智能生态和高阶智驾硬件上领先,但软件成熟度待提升;领克 Z20 基础辅助功能实用,但智能化体验较为保守。

四、空间与舒适性


  • 小米 SU7
    • 乘坐空间:轴距 3000mm,后排腿部空间宽敞,但溜背造型导致头部空间对高个子乘客不够友好。
    • 储物空间:后备厢容积 517L,支持电动尾门,前备厢容积未明确提及。
    • 舒适性配置:Nappa 真皮座椅、座椅通风 / 按摩、双层隔音玻璃,底盘调校兼顾运动与舒适。

  • 领克 Z20
    • 乘坐空间:轴距 2755mm,后排头部空间因溜背设计受限,身高 180cm 以上乘客会感到压抑。
    • 储物空间:后备厢容积未明确,支持后排座椅比例放倒,实用性较强。
    • 舒适性配置:运动座椅包裹性强,但隔音效果一般(无框车门 + 单层玻璃),高速风噪明显。


对比总结
小米 SU7 在空间和舒适性上更胜一筹,适合家庭用户;领克 Z20 则以运动化设计牺牲部分实用性,适合年轻单身或小家庭。

五、市场反馈与争议


  • 小米 SU7
    • 销量表现:2024 年交付超 13.5 万辆,2025 年 4 月交付量 2.8 万辆,同比下滑,但仍属热销车型。
    • 争议点:AEB 测试垫底、高速碰撞事故引发安全质疑,车机偶发卡顿,售后服务网点较少。
    • 优势:C-NCAP 测试综合评分第一,安全硬件扎实,品牌生态吸引力强。

  • 领克 Z20
    • 销量表现:上市后订单破 2 万辆,但因交付延期引发用户不满,补偿方案(Co 积分)未获认可。
    • 争议点:车机互联仅支持魅族手机,自动泊车功能实用性低,售后服务网络待完善。
    • 优势:动力强劲、充电速度快,性价比突出,终身质保政策(需付费购买)。


六、选购建议


选小米 SU7 的典型场景


  • 预算 20 万以上,追求长续航、高性能和科技豪华体验。
  • 深度使用小米生态产品(如手机、智能家居),重视车机互联。
  • 对安全性能有高要求,接受 C-NCAP 权威认证。

选领克 Z20 的典型场景


  • 预算 15 万左右,需要一辆动力强劲、充电快的纯电 SUV。
  • 注重性价比,对空间和舒适性要求不高。
  • 能接受品牌新势力的服务短板,更看重产品本身的机械素质。

七、总结


小米 SU7 和领克 Z20 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产品策略:前者以 “科技旗舰” 身份冲击高端市场,后者以 “高性价比” 切入主流消费群体。若您追求豪华、续航和生态整合,小米 SU7 是更优选择;若您预算有限且偏好运动化设计,领克 Z20 的动力与价格优势值得考虑。建议结合自身需求试驾体验,重点关注智能驾驶可靠性、售后服务便利性等实际使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