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动力参数与实测表现
- 双电机四驱版(Max 版):
搭载前感应 / 异步 + 后永磁 / 同步双电机,总功率 495kW(673 马力),峰值扭矩 838N・m,官方 0-100km/h 加速时间 2.78 秒。实测中,运动 + 模式下配合方向盘上的 Boost 按键激活 “狂暴状态”,0-100km/h 加速可达 3.14 秒,400 米加速耗时 11 秒,终点速度 203km/h,后段加速能力依然强劲。这种加速表现接近百万级超跑,例如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2.2 秒)和特斯拉 Model S Plaid(2.1 秒)。
- 单电机后驱版:
最大功率 220kW(299 马力),扭矩 400N・m,0-100km/h 加速 5.28 秒,动力输出平顺,适合日常通勤。
二、驾驶模式与自定义调节
- 运动模式:
切换至运动模式后,动力响应速度显著提升,加速踏板灵敏度增强,起步轻盈且推背感明显。用户反馈在 BOSS 模式(运动 +)下,3 秒级加速带来的背部推力 “让人上瘾”,超车时信心十足。
- 自定义模式:
支持对加速、转向、悬架、驱动力分配等十大项参数进行无级调节,理论上可组合出 16.8 亿种驾驶模式。例如,通过增强电机扭矩输出、降低悬架高度,可进一步强化推背感,同时保持车身稳定性。
三、底盘与空气动力学优化
- 悬挂调校:
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独立悬架,配合空气悬架(Max 版)和 CDC 可变阻尼减震器,在加速时能有效抑制车身俯仰。例如,运动 + 模式下底盘刚性提升,高速过弯侧倾控制出色,减少晕车感,同时保留路感反馈。
- 空气动力学设计:
风阻系数低至 0.195Cd,车身线条流畅,配合主动扩散器(0°-16° 调节)和碳纤维尾翼,高速加速时最大下压力达 285kg,增强轮胎抓地力,使推背感更稳定持久。
四、竞品对比与用户体验
- 同级别优势:
与特斯拉 Model 3 高性能版(3.1 秒)、极氪 007(2.84 秒)相比,小米 SU7 Max 版的加速性能处于第一梯队,且价格更具竞争力。用户实测反馈其 “加速质感优于多数新势力车型”,动力输出线性且无突兀感。
- 日常使用场景:
舒适模式下动力输出平顺,适合城市通勤;运动模式则满足激烈驾驶需求。例如,市区超车时深踩电门即可获得足够推背感,而高速路段的后段加速储备也能轻松应对变道需求。
五、长期性能与稳定性
- 电机与电池:
双电机系统采用碳化硅 871V 高压平台,支持 15 分钟补能 510km(CLTC),多次加速后电机性能衰减不明显。实测中连续加速测试(如纽北赛道)显示,电池散热系统表现稳定,未出现过热降功率现象。
- 用户反馈:
提车一个月的用户表示,双电机版的推背感 “依然如初”,未发现动力衰减问题。运动模式下的底盘支撑性和隔音表现(NVH 控制)也得到好评,长途驾驶时舒适性与性能兼顾。
总结
小米 SU7 的推背感表现可圈可点,尤其是双电机四驱版在运动模式下的 3 秒级加速,配合激进的底盘调校和空气动力学设计,能为驾驶者带来强烈且稳定的背部推力。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赛道体验,其动力性能、驾驶模式多样性和长期可靠性均处于同级领先水平,适合追求速度与操控乐趣的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