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L3 级自动驾驶的定义与法规现状
根据 SAE 国际标准,L3 级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要求系统在特定场景下(如高速公路)完全接管驾驶任务,包括环境监测和决策,驾驶员仅需在系统请求时接管。中国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也明确了 L3 级的权责划分:系统在激活期间承担事故责任,驾驶员需随时响应接管请求。
法规进展:
- 2025 年 4 月,北京市允许 L3 级自动驾驶私家车在高速和城市快速路合法上路,但需通过严格认证。
- 工信部等四部门启动 L3/L4 级自动驾驶准入试点,但小米 SU7 未被列入首批名单。
二、小米 SU7 的硬件与功能能力
1. 硬件配置
- 传感器:旗舰版配备 1 颗激光雷达(探测距离 200 米)、11 个车外摄像头、3 个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雷达,算力达 508TOPS(双英伟达 Orin 芯片)。
- 感知能力:支持城市 NOA(自动变道、绕行障碍物)、高速领航辅助、代客泊车等功能,可应对复杂路况。
2. 功能现状
- 当前级别:官方定义为 L2 级辅助驾驶,驾驶员需全程监控车辆。
- 接近 L3 的体验:
- 城市领航辅助可实现红绿灯识别、无保护左转等操作,接近 L3 的自动化水平。
- 重庆、深圳两地已获得 L3 级测试牌照,未来可能通过 OTA 升级逐步开放功能。
3. 技术挑战
- 功能边界:依赖高精地图,极端天气或施工路段可能降级为 L2。
- 责任风险:L3 要求车企承担事故责任,小米尚未做好法律准备。
三、与竞品及法规的对比
车型 | 硬件配置 | 官方级别 | 法规认证 |
---|---|---|---|
小米 SU7 | 激光雷达 + 双 Orin 芯片 | L2 | 未通过 L3 认证,测试中 |
华为阿维塔 12 | 3 颗激光雷达 + 华为 MDC 810 芯片 | L2(选装 L3) | 已获 L3 准入试点 |
小鹏 XNGP | 双 Orin 芯片 + 激光雷达 | L2+ | 部分城市开放城市 NOA |
法规差异:
- 宝马 X7 仅在欧洲获批 L3,中国市场仍需等待。
- 特斯拉 FSD 在美国被归类为 L2,因功能边界不明确引发争议。
四、未来升级的可能性
1. OTA 升级路径
- 小米已通过 OTA 新增车道居中辅助增强版(LCC-Pro)、代客泊车优化等功能。
- 若法规允许,可能通过软件更新解锁 L3 功能,但需满足:
- 完成全场景测试验证(如极端天气、施工路段)。
- 明确功能激活条件(如限定区域、速度)。
2. 行业趋势
- 2025 年多家车企计划推出 L3 车型(如极氪、广汽),但量产落地仍需时间。
- 监管趋严,要求车企禁用 “自动驾驶” 等误导性术语,统一使用 “组合辅助驾驶”。
五、用户使用建议
- 功能认知:
- 小米 SU7 的智能驾驶目前属于 L2 级,驾驶员需全程监控,避免脱手操作。
- 城市 NOA 等功能虽接近 L3,但法律上仍属辅助驾驶,事故责任由用户承担。
- 安全提示:
- 自动泊车等功能可能存在 BUG(如 2024 年 11 月的泊车撞墙事件),使用时需谨慎。
- 高速 NOA 需注意施工路段,系统可能无法识别临时改道。
总结
小米 SU7 在硬件上已具备 L3 级自动驾驶的基础,且部分功能接近 L3 体验,但受法规限制和责任风险,目前仍定位为 L2 级辅助驾驶。未来若通过认证并完成 OTA 升级,有望成为首批支持 L3 的车型之一。建议用户关注法规动态和官方更新,理性使用现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