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信息和第三方机构数据,小米各系列手机的销量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市场分化特征。以下是基于 2024 年至 2025 年最新数据的分析:
一、旗舰系列:高端市场的突破与挑战
- 小米数字系列
- 小米 14 系列: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 14 系列总销量达 378.87 万台,其中小米 14 标准版占比 62%(235.55 万台),Pro 版占比 26.6%(100.71 万台),Ultra 版占比 8.3%(31.51 万台)。该系列在国内 618 大促中包揽 4000-4999 元价位段销量第一,线上渠道贡献超 70% 的销量。
- 小米 15 系列:2025 年第一季度,小米 15 系列销量达 258.95 万台,其中小米 15 标准版占比 64%(165.6 万台),Pro 版占比 37%(95.2 万台)。对比前代,小米 15 Ultra 国内销量增长 50%,海外预售量翻倍,搭载的徕卡四摄系统和 6000mAh 电池成为核心卖点。
- 历代 Ultra 机型对比:小米 11 Ultra 以 1.75 倍销量成为历代 Ultra 系列中最畅销机型,而小米 12S Ultra 因影像升级不足销量仅为前者的三分之一。小米 14 Ultra 受限于定价策略,销量未能达到预期。
- MIX 系列
- MIX Flip:作为折叠屏机型,MIX Flip 截至 2025 年 4 月销量为 21.17 万台,日均新增销量 192 台,在折叠屏市场中占比约 3.5%,主要竞争对手为华为 Mate X 系列和三星 Galaxy Z Flip。
二、Redmi 系列:销量基石与市场统治力
- Redmi Note 系列
- Note 14 系列:2024 年 9 月发布的 Note 14 系列全球累计销量突破 4.2 亿台,其中 Note 14 Pro 系列(含 Pro+)销量达 209.46 万台,Pro + 版本凭借 2 亿像素主摄和 1999 元起售价,在 1500-2000 元价位段占据 22% 的市场份额。Note 14 基础版销量 44.74 万台,主要面向入门级市场。
- 历代 Note 系列对比:Note 13 Pro 系列累计销量 203.72 万台,Note 12 Pro 系列为 135 万台,显示出 Redmi 在中端市场的持续增长。
- Redmi K 系列
- K80 系列:2024 年 12 月发布的 K80 系列销量达 162.04 万台,其中 K80 标准版占比 75%(121.53 万台),Pro 版占比 25%(40.51 万台)。该系列在双 11 期间成为安卓手机销量冠军,搭载的天玑 9300 处理器和 2K 直屏是核心竞争力。
- K70 系列:K70 系列累计销量 264.93 万台,其中 K70 至尊版以 81.89 万台的销量成为子型号中的爆款,其 2599 元起售价和 144Hz 高刷屏在 2000-3000 元价位段市占率达 18%。
三、子品牌与细分市场:海外与特定领域的突破
- POCO
- 在俄罗斯市场,POCO 品牌占据 2024 年第三季度销量前十中的 4 款机型,包括 POCO F6、POCO X6 Pro 等,主要通过高性价比策略抢占中低端市场。POCO 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约为小米总销量的 12%。
- Civi 系列
- Civi 4 Pro:2024 年 3 月发布的 Civi 4 Pro 预售销量达上一代的两倍,累计销量 38.6 万台,主打女性用户市场,搭载的徕卡三摄和轻薄设计在 2500-3000 元价位段市占率约 5%。
- 海外市场
- 小米在印度市场的份额维持在 20% 左右,但 2025 年第一季度海外销量同比下滑 8.7%,主要受欧洲市场竞争加剧影响。相比之下,Redmi Note 系列在东南亚和拉美市场表现稳定,Note 14 系列在印尼市场的市占率达 28%。
四、市场趋势与数据局限性
- 数据来源差异:不同机构对销量统计存在偏差。例如,Canalys 数据显示小米 2025 年 Q1 国内销量第一(1330 万台),而 Counterpoint 则将华为列为第一(市占率 19.4%)。这反映出统计口径(出货量 vs. 实际销量)和区域覆盖的差异。
- 渠道分布:小米线上销量占比约 55%,其中京东、天猫贡献超 80% 的线上份额;线下渠道通过小米之家和授权店覆盖,但受限于门店数量,在低线城市渗透率仍低于 OPPO、vivo。
- 生命周期影响:旗舰机型(如小米 15 Ultra)的销量集中在发布后 3 个月内,而 Redmi Note 系列的销售周期可长达 1 年以上。例如,Note 13 Pro 系列在发布 1 年后仍贡献 15% 的月销量。
五、总结与展望
- 销量冠军:Redmi Note 系列以年销量超 2000 万台的规模稳居小米销量榜首,其次是 Redmi K 系列(年销量约 1500 万台)和小米数字系列(年销量约 1000 万台)。
- 增长引擎:国内市场凭借 “国补” 政策实现 40% 的同比增长,而海外市场需应对地缘政治和竞争压力。折叠屏和汽车生态(如小米汽车 4 月交付 2.8 万台)成为新的增长点。
- 挑战:高端市场仍需突破品牌溢价瓶颈,而中低端市场面临传音、realme 等品牌的价格竞争。未来,小米需在技术创新(如影像、电池)和全球化布局上持续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