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小米汽车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6 11:17:12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微博小米汽车
关于小米汽车在微博上的最新动态,近期主要围绕智驾系统更名、SU7 Ultra 锁马力争议及上海车展活动展开。以下是关键信息整理:

一、官方动态与政策调整


  1. 智驾系统更名事件
    5 月 5 日,“小米汽车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 登上微博热搜。小米汽车将 SU7 标准版的 “小米智驾 Pro” 改为 “小米辅助驾驶 Pro”,高配版 “小米智驾 Max” 更名为 “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并强调驾驶员需全程监控路况。此举响应工信部规范宣传的要求,避免误导用户对自动驾驶能力的认知。
  2. SU7 Ultra 锁马力争议
    5 月 1 日,小米对 SU7 Ultra 推出系统更新,要求车主在指定赛道跑出官方圈速(如浙赛 1 分 46 秒内)才能解锁 1548 匹最大马力,否则动力受限。此举引发车主强烈不满,认为侵犯权益且宣传时未提及限制条件。尽管小米称这是灰度测试,但车主质疑其合理性,话题阅读量超 2000 万。5 月 2 日,小米撤回该更新,并表示未来将加强沟通。
  3. 上海车展营销活动
    4 月 23 日至 5 月 2 日上海车展期间,小米展台通过每日赠送 5000 顶价值 129 元的限定帽子吸引超 17 万人参观,微博相关话题热度居高不下。小米副总裁王化在评论区透露 “下次车展能看到 YU7”,暗示新车型即将亮相。

二、用户讨论与争议焦点


  1. 智驾安全与事故回应
    近期多起 SU7 事故引发对智能辅助驾驶的质疑:
    • 3 月 29 日安徽高速事故中,SU7 在 NOA 状态下未识别施工障碍物,最终碰撞隔离带。
    • 4 月 5 日广东徐闻事故中,SU7 手动驾驶状态下碰撞电动车后起火,小米称系对方锂电池挤压引燃。
      这些事件促使小米调整宣传策略,并在微博上多次强调辅助驾驶的功能边界。

  2. 用户体验与质量反馈
    • 正面评价:部分车主称赞 SU7 的外观设计、驾驶操控及智能辅助功能,尤其自动泊车和 NOA 在城市通勤中表现出色。
    • 负面案例:广州车主乐女士提车两月内遭遇自动泊车故障、360 影像异常及充电问题,维权时还遭遇帖文限流和网络暴力。此外,杭州曾发生 SU7 因超速过坑导致爆胎和下摆臂断裂事件,小米认定为外力所致。


三、营销与用户互动


  1. 故事化运营与 KOL 合作
    小米汽车微博通过连载 “造车日记”、举办 “# 小米汽车问答日” 等活动增强用户参与感,并联合明星、车评人发布体验内容,如闫闯称 SU7 洗车时受 “法拉利级待遇”。
  2. 限时购车权益
    5 月推出的购车权益包括 8000 元 NAPPA 真皮座椅升级及辅助驾驶终身免费使用权,订单量激增导致交付周期延长至 36 周以上。

四、杭州地区相关信息


  1. 门店与活动
    2024 年 3 月 SU7 发布时,杭州设有 4 家门店及 1 家体验展厅。2025 年 5 月暂无新增本地活动信息,但小米汽车 App 显示杭州用户可参与全国性购车权益。
  2. 用户案例
    2025 年 2 月,杭州一车主因超速过坑导致 SU7 爆胎,小米判定为外力损坏,需自费维修。此事件在微博引发关于车辆耐用性的讨论。

五、行业影响与政策导向


  1. 政策规范
    工信部 4 月明确要求车企规范辅助驾驶宣传,避免使用 “智驾” 等模糊术语,小米更名是行业趋势的缩影。
  2. 技术争议
    SU7 Ultra 锁马力事件暴露电动车性能与安全的矛盾,有观点认为小米应在销售时明确限制条件,而非事后通过 OTA 调整。

综上,小米汽车在微博上的动态紧密关联产品技术、用户体验及行业政策,近期的智驾更名和锁马力争议反映出其在平衡创新与合规、用户期待与安全责任上的挑战。用户可通过关注 @小米汽车 官方微博获取实时信息,参与话题讨论时需注意区分官方声明与个体反馈。
微博小米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