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参数配置
1. 性能:骁龙 8 至尊版 + 双超大核架构
- 处理器:高通骁龙 8 至尊版(第二代 3nm 工艺,双超大核设计,CPU 性能提升 45%,GPU 性能提升 44%)。
- 散热:全新翼形环冷散热系统,对比 iPhone 16 Pro,游戏帧率更高、功耗更低。
- 内存:LPDDR5X 8533Mbps + UFS 4.0,最高支持 16GB+1TB 存储组合。
2. 屏幕:3200nit 真阳光屏 + 超窄四等边
- 尺寸:6.36 英寸 AMOLED 直屏,1.38mm 极窄四等边,屏占比 94%。
- 分辨率:2670x1200(1.5K),支持 1-120Hz LTPO 自适应刷新率,全程 DC 调光。
- 亮度:多场景峰值亮度 3200nit,强光下清晰可见。
- 材质:小米龙晶玻璃,耐摔性能提升 10 倍。
3. 影像:徕卡三摄 + 光影猎人 900 传感器
- 主摄:5000 万像素(光影猎人 900 传感器,1/1.31 英寸,f/1.62 大光圈,OIS 光学防抖)。
- 长焦:5000 万像素(60mm 浮动对焦,支持 10cm 微距,OIS)。
- 超广角:5000 万像素(14mm,f/2.2)。
- 算法:小米 AISP 2.0 大模型计算摄影,支持 AI 魔法消除 Pro、AI 影像增强等。
- 视频:8K@30fps 录制,全焦距 Dolby Vision® 支持。
4. 续航:5400mAh 大电池 + 磁吸快充
- 电池:5400mAh 小米金沙江电池(国内版),能量密度 850Wh/L,续航比上代提升显著。
- 充电:90W 有线快充(45 分钟充满)+50W 无线快充,兼容苹果磁吸生态。
5. 其他亮点
- 系统:Xiaomi HyperOS 2,集成小米 HyperAI 和 Google Gemini,支持 AI 写作、语音识别等。
- 解锁:超声波指纹识别,湿手解锁准确率提升 50%。
- 设计:四曲包裹式中框,191g 轻薄机身,提供浅草绿、丁香紫等配色,亮银版镜面效果。
二、价格与版本
1. 国内发布价(2024 年 10 月)
版本 | 价格 | 备注 |
---|---|---|
12GB+256GB | 4499 元 | 常规配色(黑、白、浅草绿、丁香紫) |
12GB+512GB | 4799 元 | |
16GB+512GB(定制版) | 4999 元 | 20 种色彩 + 40 种搭配 |
16GB+1TB(钻石限定版) | 5999 元 | 鳄鱼皮纹理 + 培育钻石中框 |
2. 2025 年 5 月市场价(含国补)
- 标准版:12GB+256GB 3699 元(原价 4499 元,国补后降 800 元)。
- Pro 版:12GB+256GB 4499 元(原价 5299 元,国补后降 800 元)。
- 海外版:12GB+256GB 999 欧元(约 7792 元),电池容量 5240mAh。
三、与竞品对比
- iPhone 16 Pro:性能相近,但小米 15 电池更大(5400mAh vs 4323mAh)、充电更快(90W vs 20W),且价格低约 30%。
- 华为 Mate 70:影像算法各有千秋,但小米 15 支持磁吸充电和 AI 功能更全面。
- 三星 Galaxy S25:屏幕亮度相当,但小米 15 性价比更高(4499 元 vs 6999 元起)。
四、用户评价与选购建议
优点
- 小屏旗舰:6.36 英寸机身兼顾手感与性能,适合单手操作。
- 影像突破:徕卡三摄 + 光影猎人 900 传感器,夜景和人像表现媲美专业相机。
- 续航持久:5400mAh 电池重度使用一天无压力,90W 快充回血迅速。
- AI 体验:HyperAI 与 Google Gemini 集成,拍照、写作等场景效率提升。
缺点
- 长焦不足:标准版仅支持 3 倍光学变焦,Pro 版才有 5 倍潜望长焦。
- 无线充电:50W 无线快充速度略低于部分竞品(如 100W)。
选购建议
- 预算有限:12GB+256GB 国补价 3699 元,性价比极高。
- 追求影像:选择 Pro 版(5 倍潜望长焦 + 6100mAh 电池)。
- 收藏需求:钻石限定版(5999 元)设计独特,适合高端用户。
五、总结
小米 15 以 “小尺寸大旗舰” 为核心,在性能、影像、续航等方面均达到行业顶尖水平。2025 年国补后的价格进一步凸显其性价比,尤其适合追求旗舰体验但预算有限的用户。若对长焦和屏幕有更高要求,可考虑 Pro 版;若预算充足,钻石限定版则是彰显个性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