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现有车型的交付状态
- SU7 系列交付进展
- 销量表现:截至 2025 年 3 月,小米 SU7 累计销售超过 32 万辆,2025 年 4 月单月交付量突破 2.8 万台,连续 7 个月单月交付超 2 万辆。
- 订单积压:截至 2025 年 4 月底,SU7 系列累计未交付订单仍高达 18 万台。以当前月均 3 万台的交付速度计算,用户若现在下单,预计需等待约 6 个月(即 2025 年 11 月至 12 月)才能提车。
- 产能提升:北京亦庄工厂通过双班制生产,月产能已达 3.2 万台,二期工厂计划于 2025 年 Q3 投产,届时年产能将突破 50 万台,交付周期有望进一步缩短。
- SU7 Ultra 的定位与交付
- 高端市场:SU7 Ultra 售价 52.99 万元起,主打高性能(双电机四驱、零百加速 2.78 秒)和智能驾驶技术,2025 年 4 月中旬开始交付,截至 4 月底累计交付超 3000 台。
- 产能限制:由于核心部件供货周期较长,高配车型的产能仍在优化中,预计 2025 年 6 月后产能将逐步释放。
二、未来车型的发布计划
- Xiaomi YU7(SUV 车型)
- 定位与特点:YU7 为中型纯电 SUV,预计 2025 年内发布,主打家庭用户市场,续航里程或达 800 公里以上,价格可能在 25 万 - 30 万元区间。
- 上市时间:目前尚未有官方确切时间,但根据小米汽车的产品规划节奏,预计 2025 年下半年开启预售,2026 年初正式交付。
- 增程式车型与海外市场
- 增程式技术:小米计划推出增程式车型,以满足对续航里程敏感的用户需求,具体车型和上市时间尚未公布。
- 海外拓展:小米汽车计划在 2025 年后逐步进入东南亚、欧洲等市场,但具体时间表尚未明确,预计需 2-3 年时间完成本地化适配和法规认证。
三、影响等待时间的关键因素
- 供应链稳定性
- 电池与芯片:小米 SU7 的电池由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弗迪供应,电机和电控系统由联合电子、汇川技术提供。目前供应链已趋于稳定,但动力电池成本波动(如碳酸锂涨价)可能影响产能。
- 智能驾驶硬件:SU7 Max/Pro 车型搭载的激光雷达和英伟达 Orin 芯片供应充足,但高端车型的定制化部件仍需协调。
- 政策与市场竞争
- 补贴与法规:2025 年部分城市仍有购车补贴(如呼和浩特市的报废置换补贴),但全国性新能源汽车补贴已退坡,可能影响用户购车决策。
- 竞品压力:特斯拉 Model 3、极氪 001 等车型在 20 万 - 30 万元市场加速布局,小米需通过技术差异化(如 CTB 一体化电池、900V 高压平台)保持竞争力。
四、用户行动建议
- 现有车型购买
- 配置选择:SU7 标准版(21.59 万元起)和 Pro 版(24.59 万元起)性价比更高,适合主流家庭用户;SU7 Ultra 适合追求性能和科技的高端用户。
- 购车权益:2025 年 5 月限时赠送价值 8000 元的 Nappa 真皮座椅和智能驾驶终身免费使用权,建议关注官方促销活动。
- 未来车型观望
- YU7 预期:若需要 SUV 车型,可等待 YU7 的发布,但需注意其上市时间可能延迟至 2026 年。
- 增程式车型:若对续航有更高要求,可关注小米增程式车型的动态,但短期内暂无明确计划。
五、总结
- 现有车型等待时间:约 6 个月(2025 年 11 月至 12 月)。
- 未来新车型:YU7 预计 2025 年下半年预售,2026 年初交付;增程式车型和海外市场拓展需进一步关注官方信息。
- 建议:若急于提车,可选择现有车型并关注促销活动;若愿意等待,可关注 YU7 或增程式车型的动态。
(注:以上信息基于截至 2025 年 5 月的公开数据,具体以小米官方发布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