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小米集团整体市值来看,截至 2025 年 3 月,其港股总市值约为 1.3 万亿港元。而小米汽车业务的估值在市场上存在多种预测和分析:
- 独立估值突破万亿:2025 年 3 月,有媒体报道称小米汽车业务的独立估值已突破 1.2 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首个未实现规模化交付即跻身 “万亿俱乐部” 的新能源车企。这一估值主要基于其市场预期、生态协同效应以及技术研发投入。
- 市销率(PS)估值法:根据行业常用的市销率模型,若以 2025 年小米汽车预计营收 770 亿元人民币计算,结合新能源车企平均 2-3 倍的 PS 估值,其业务估值可能在 1540 亿 - 2310 亿元人民币之间。若进一步考虑小米的生态协同溢价,估值可能更高。
- 机构预测:高盛等机构对小米汽车业务的估值为 2720 亿元人民币(截至 2025 年 1 月),并认为随着销量增长和技术突破,其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例如,若 2026 年销量达到 65.5 万辆,估值可能接近 4000 亿 - 5000 亿元人民币。
- 与其他车企对比:小米汽车 2024 年销量为 13.69 万辆,虽然规模仍小于比亚迪(427 万辆)等传统车企,但其估值逻辑更偏向科技生态而非单纯的硬件销售。例如,特斯拉以软件和智能驾驶为核心的估值模式,为小米汽车提供了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小米汽车的估值仍存在不确定性,包括产能爬坡进度、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盈利时间表等。不过,其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和技术研发投入(如智能驾驶、800V 高压平台等)被市场视为长期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综合来看,小米汽车的估值已成为小米集团市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普遍预期其在 2025 年的估值区间为 2000 亿 - 1.2 万亿元人民币,具体取决于销量、盈利表现及生态协同效应的实现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