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前身是哪家公司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8 10:36:16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前身是哪家公司
小米汽车是小米集团于 2021 年自主创立的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其前身并非通过收购或继承其他公司而来。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的详细说明:

一、小米汽车的成立背景与过程


  1. 战略决策阶段
    2021 年 3 月,小米集团正式宣布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由雷军亲自带队,计划投入 100 亿美元,并明确表示将采用全资子公司模式从零开始研发和生产汽车。这一决策是小米集团继手机、IoT 之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布局。
  2. 公司注册与架构
    • 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1 年 9 月 1 日,注册资本 100 亿元,总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法定代表人为雷军,是小米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1 年 11 月 18 日,注册资本 10 亿元,同样由小米集团全资控股,主要负责技术研发和生产资质申请。2024 年 7 月,该公司通过工信部公告获得独立造车资质,生产企业名称由 “北汽” 变更为 “小米”,标志着小米汽车实现了从代工到自主生产的转型。

  3. 核心团队与技术积累
    小米汽车团队由雷军直接领导,并整合了小米内部硬件、软件、供应链等领域的核心人才。此外,小米通过收购自动驾驶公司深动科技(Deepmotion)、投资禾赛科技等激光雷达企业,以及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电池技术,逐步构建起自动驾驶和三电系统的技术能力。

二、关于 “前身公司” 的传闻与澄清


  1. 收购宝沃汽车的传闻
    2021 年 9 月,市场曾传闻小米计划收购宝沃汽车的北京工厂以获取生产资质。但小米官方及宝沃相关方均否认了这一消息。事实上,小米通过自建工厂(北京亦庄基地)和与北汽的代工合作,最终在 2024 年获得了独立生产资质,并未依赖外部收购。
  2. 与一汽、江淮的代工合作
    小米早期曾与北汽、一汽等传统车企探讨代工合作,但这仅为短期过渡方案。例如,小米首款车型 SU7 的部分试生产阶段曾借助北汽工厂,但量产阶段完全由小米自建工厂完成。
  3. 生态链企业造车的误解
    有媒体猜测小米可能通过生态链企业(如智米科技)间接造车,但小米官方明确回应:“小米汽车是集团唯一的汽车业务,从未通过生态链企业造车。” 智米科技创始人苏峻的个人合作项目与小米集团无关。

三、小米汽车的技术与生产体系


  1. 自动驾驶与智能座舱
    小米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以自研为主,融合了视觉感知、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方案。其首款车型 SU7 搭载了 Xiaomi Pilot 系统,支持高速领航辅助、自动泊车等功能,并计划在 2025 年推出更高级别的城市导航辅助驾驶。
  2. 三电系统与供应链
    • 电池: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麒麟电池,支持超快充技术,续航里程最高达 800 公里(CLTC 标准)。
    • 电机:采用自研 800V 碳化硅平台,峰值功率超过 400kW,百公里加速进入 2 秒级。
    • 供应链:整合了比亚迪半导体、地平线等企业的芯片,以及大陆集团、法雷奥等国际供应商的零部件。

  3. 工厂与产能
    小米北京亦庄工厂总投资 55 亿元,设计年产能 30 万辆,2024 年 4 月开始量产,单月交付量已突破 2.8 万辆。二期工厂正在建设中,预计 2025 年投入使用。

四、市场定位与竞争策略


小米汽车的核心战略是 **“铁人三项”**:硬件(高性能车辆)、软件(澎湃 OS 车机系统)、服务(充电网络与售后)。其首款车型 SU7 定价 21.59 万元起,直接对标特斯拉 Model 3 和比亚迪汉,通过高性价比和生态联动(如手机与车机的无缝连接)吸引用户。截至 2024 年 11 月,小米 SU7 累计交付超过 10 万辆,成为中国纯电轿车市场的黑马。

总结


小米汽车是小米集团完全自主创立的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其前身并非任何现存车企或关联公司。通过自建工厂、自研技术和生态整合,小米正以互联网公司的效率和创新力重塑汽车行业格局。尽管曾有收购传闻,但小米始终坚持 “重度垂直” 模式,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全链条自主掌控,这也体现了其对汽车行业的敬畏与长期投入的决心。
小米汽车前身是哪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