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自有工厂布局
- 北京昌平智能工厂
这是小米历史上首座自有大规模工厂,位于昌平区小米未来产业园区,2024 年 2 月正式投产,年产千万台旗舰手机。工厂高度自动化,90% 以上工序由智能机器人完成,日均产量达 3 万台,主要生产小米 14 系列、MIX Fold 4 等高端机型。工厂还引入数字孪生技术优化工艺参数,例如通过 SPI 检测动态调整印刷机参数,提升生产良率。
- 北京亦庄智能工厂
2020 年建成的实验性工厂,专注新技术预研,曾生产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等机型,年产能百万台。目前该园区内的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是小米造车核心基地,一期产能 24 万辆 / 年,二期预计 2025 年中投产,最终产能将达 30 万辆 / 年,主要生产 SU7 系列及 2025 年推出的 SUV 车型 MX11。工厂设有 2.5 公里测试跑道和 29 个实验室,支持从研发到交付的全流程闭环。
- 武汉光谷智能家电工厂
2024 年 11 月奠基,一期聚焦空调生产,计划 2025 年 11 月投产,2026 年大规模量产。工厂将融合手机和汽车工厂的先进技术,实现数字赋能与智能决策,同时筹建百余间实验室,打造大家电研发中心。
二、代工厂合作网络
小米中低端产品主要依赖代工厂,覆盖手机、家电、生态链等领域:
- 手机代工厂:富士康(廊坊、郑州)、英华达(南京)、闻泰科技、比亚迪电子等,分布于广东、江苏、河南等地。
- 家电代工厂:TCL、冠捷科技等,生产电视等产品。
- 生态链产品:代工厂遍布全国,例如杭州钱塘区的金硕科技生产小米配件,提供组装、包装等服务,招聘信息显示其综合薪资约 7000-8000 元 / 月,包吃住。
三、杭州区域布局
杭州暂无小米自有工厂,但存在以下关联:
- 代工厂合作:杭州金硕科技等企业为小米代工配件,通过第三方中介招聘普工,工作内容包括蓝牙耳机、手机壳等组装。
- 研发与生态链:小米生态链企业在杭州设有研发中心,专注智能硬件创新,例如智能手环、扫地机器人等。
四、工厂参观信息
目前仅小米汽车工厂开放公众预约,需通过小米汽车 App 报名,每周六安排参观,内容包括总装车间、测试跑道等,单场限 20 组名额,需年满 18 周岁。手机工厂(如昌平智能工厂)暂未开放参观。
五、供应链管理策略
小米通过全球化供应链网络整合资源,全球超 200 家供应商覆盖芯片、电池等关键部件。其策略特点包括:
- 敏捷响应:通过智能供应链系统实时监控库存和市场需求,例如小米 8 系列上市时精准调控库存。
- 协同创新:与供应商联合研发技术,如与 LG 化学合作电池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
- ESG 治理:2025 年加入 RBA(负责任商业联盟),要求供应商遵守劳工权益、环保等标准,建立自然灾害预警系统降低供应链风险。
这种混合制造模式使小米既能通过自有工厂把控核心技术,又能借助代工厂快速扩张产能,同时通过供应链优化实现成本与质量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