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的车身结构具有诸多特点,以下是详细介绍:
- 车身材质
- 高强度钢与铝合金:采用铠甲笼式钢铝混合车身结构,高强度钢与铝合金的占比达到 90.1%。其中,超高强度钢布置在 A 柱、B 柱等关键的车身碰撞安全位置,底板的横梁也采用了超高强度钢,部分达到了 2000MPa,能够很好地保证车身框架的完整性。
- 碳纤维:其旗舰级赛道原型车 SU7 Ultra 的车身覆盖件 100% 使用碳纤维材料,全车共有 24 处部件共计 15 平方米的面积更换为碳纤维材质,这大幅减轻了车身重量,整车减重至 1900kg。
- 车身连接
- 螺栓连接:车头的纵梁使用田字形铝型材,并通过螺栓的方式与后部纵梁(钢结构)相连接,前部纵梁起到吸能盒的作用,后部通过钢材的强度达到车身的刚度强度,这种连接方式后期具备一定的可维修性。纵梁前部结构内切,实现与防撞梁的螺接。
- 其他连接方式:受铝材使用影响,相对于钢制车身将会增加 SPR(自冲铆接)、FDS(流钻螺钉连接)、铆接的使用。一体压铸后地板与前地板的连接一般选用 SPR,压铸件会设计出单独延伸的与前地板搭接的止口结构;一体压铸后地板后部与后纵梁连接,一般三面与后纵梁贴合连接,另一侧通过增加连接板后续通过螺接或者铆接实现连接。
- 车身部件设计
- 前纵梁吸能结构:车头纵梁采用田字形铝型材,前部纵梁作为吸能盒,在碰撞时可有效吸收能量,减少对车身后部的冲击。
- 轮拱补强结构:轮拱后侧位置有补强结构,与门槛梁实现连接,可提高乘员舱的强度,实现力的传递。
- 无框车门设计:使用了目前很常见的无框车门,单层玻璃,车窗玻璃与 B 柱处于一个平面之中,使车辆外观更加美观流畅。
- 全景天窗设计:采用全景天窗设计,天窗尾端几乎与后窗玻璃相连,视觉更具高级感,玻璃通过涂胶与车身实现连接。
- 电池车身一体化:小米的新车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将电池与地板直接融为一体,共同参与受力和扭转,提高了车辆的集成化程度,可通过降低车身结构的自重来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
- 后地板一体压铸:后地板采用一体压铸工艺,把左右轮罩进行了集成,后地板前后部为中空结构,仅在少部分位置设计加强筋结构,通过零件集成实现了车身轻量化及性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