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米 SU7 标准版:搭载 73.6kWh 的磷酸铁锂电池,电芯由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提供(即刀片电池)或宁德时代提供,随机安装。CLTC 续航能力达到 668 公里,可在 15 分钟内补充 350 公里的续航。
- 小米 SU7 Pro 版:配备 94.3kWh 的磷酸铁锂神行电池,由宁德时代提供,最高续航里程可达 830 公里。
- 小米 SU7 Max 版:采用 101kWh 的三元锂麒麟电池,同样由宁德时代提供,CLTC 续航里程为 800 公里,支持 800V 高压平台超级快充,充电 5 分钟续航 200 公里、充电 15 分钟续航 510 公里,电池包的最高充电倍率可达 4C,SOC 从 10% 充至 80% 最快可在 15 分钟内完成,放电功率达到兆瓦级。
小米汽车的电池具备以下技术特点:
- 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由小米和宁德时代共同研发,采用小米 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最高电压达 871V。通过地板上盖二合一、电芯倒置、多功能弹性夹层和极简线束等创新设计,集成性能效率整体提升了 24.4%,释放了 17mm 高度。
- 安全设计:配置全球最严苛的热失效安全标准,拥有行业顶级散热、隔热能力,如 17 层高压绝缘防护,7.8m² 同级最大冷却面积,以及 165 片气凝胶隔热。电池采用 14 层防护,包括 3 层顶部支撑、3 层侧面防护和 8 层底部防护。全栈自研电池管理系统达到 ASIL - D 最高功能安全等级,4ms 主动断电,同时通过全球最严苛的电池安全检测,进行了 1050 + 项安全测试验证,96 倍国际耐久测试时长,7 项安全设计优化,16 项超标准验证。
- 热管理系统:全栈自研电池管理系统,在低温环境下也能保持良好的续航表现。搭载高效双模热泵,具有直接式(专热专用热量直供乘员舱,提高传热效率)和间接式(一热多用连接多条热路,满足更多场景需求)两种模式。-15°C CLTC 工况无需额外开加热器,即可维持乘员舱的舒适温度;-20°C 工况依旧能从冷空气中吸取热量为乘员舱补充热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