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信息,近期小米 SU7 引发关注的事故主要有两起:
- 泉州 SU7 Ultra 超速撞车事故(2025 年 5 月 8 日左右)
一辆未上牌的小米 SU7 Ultra 在福建泉州城市道路以 150km/h 超速行驶(路段限速 80km/h),因避让前方违规掉头的白色轿车,直接撞向骑电动车的 26 岁女性,导致其脑死亡。事故细节显示,SU7 车主存在穿拖鞋驾驶、超速等违规行为,且事发路段无非机动车道,责任划分存在争议。家属发声后,舆论对小米汽车的安全宣传和用户驾驶行为规范提出质疑。
- 安徽高速爆燃事故(2025 年 3 月 29 日)
一辆开启 NOA 智能辅助驾驶的小米 SU7 标准版在安徽德上高速施工路段,因系统识别延迟和驾驶员接管不及,以 97km/h 撞击隔离带水泥桩后爆燃,车内三名女性乘员遇难。事故暴露了 NOA 系统对非标障碍物识别不足、电池热失控速度过快及车门锁死等问题。尽管小米将责任归咎于驾驶员操作,但工信部已启动针对隐藏式门把手的强制性国标制定,要求车企优化安全冗余设计。
其他相关事件:
- 湛江碰撞事故(2025 年 4 月 5 日):SU7 标准版与电动车相撞致 2 人死亡,车辆被对方锂电池起火引燃,小米强调事发时为手动驾驶模式且非车主本人驾驶。
- 南京起火事故(2024 年 9 月):因电池底部受损引发短路冒烟,小米称原因为路面湿滑和操作不当。
- 召回事件(2025 年 4 月):因智能泊车辅助功能缺陷,小米召回 3 万余辆 SU7 标准版。
小米的应对与行业影响:
- 针对安徽事故,雷军在 5 月 10 日公开承认 “最艰难时刻”,并暂停 NOA 功能扩展计划。
- 工信部新规要求隐藏式门把手配备机械备份、提升碰撞后解锁能力,直接回应 SU7 事故暴露的安全隐患。
- 泉州事故再次引发对用户安全教育的讨论,部分网友呼吁小米加强交付前驾驶培训。
目前,泉州事故的责任认定和安徽事故的技术调查仍在进行中,建议持续关注官方通报及权威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