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军回应小米汽车定价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7 09:40:10 浏览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雷军对小米汽车定价的回应主要集中在技术价值与品牌定位的平衡上。以下是关键信息梳理:

一、SU7 Ultra 的定价逻辑:高端性能与市场信心


在 2025 年 2 月 27 日的发布会上,雷军公布SU7 Ultra 正式定价为 52.99 万元,较此前 81.49 万元的预售价格大幅下调近 30 万元。这一调整引发市场热议,雷军回应称:“为什么小米就不能卖这个价钱呢?” 他强调,SU7 Ultra 的性能对标保时捷(如 1548PS 马力、1.98 秒破百、350km/h 极速)、科技对标特斯拉(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 HAD)、豪华对标 BBA,目标是 “让真正喜欢的人都买得起”。
值得注意的是,SU7 Ultra 的定价远低于同级别竞品(如保时捷 Taycan Turbo 系列普遍 80 万元以上),雷军认为这是国产品牌崛起的体现:“在新时代,大家应该重新看待国产品牌,重新看待小米。” 发布后市场反响强烈,SU7 Ultra 开售 2 小时即达成 1 万台的全年销量目标。

二、早期定价策略:打破 “性价比” 刻板印象


早在 2023 年 12 月的技术发布会上,雷军就明确反驳了 “SU7 定价 9.9 万 / 14.9 万” 的传言,强调 “但凡有这种表现和配置的,都得 40 万以上!” 他直言:“要尊重一下科技。” 这一表态显示小米在汽车领域试图跳出 “低价标签”,通过技术投入重塑品牌形象。

三、市场反馈与用户定位


SU7 Ultra 的定价策略得到市场验证。2024 年小米 SU7 销量达 13.5 万辆,2025 年 1 月交付量超 2 万辆,连续四个月破 2 万。用户群体呈现年轻化(25-35 岁占比 70%)、性别多元化(女性车主占比 30%)、高收入(年收入 10-30 万元为主)的特点,其中 29% 用户来自 BBA 等豪华品牌转换。雷军曾表示,小米汽车的目标是吸引 “追求科技与品质” 的消费者,而非单纯低价竞争。

四、长期战略:技术投入与生态协同


雷军多次强调小米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2021-2025 年研发投入预计达 1050 亿元,2025 年 AI 相关投入占四分之一。这种技术积累为定价提供支撑,例如 SU7 Ultra 的碳纤维金标设计、赛道级性能调校等,均体现了 “技术溢价” 的合理性。此外,小米通过手机、IoT 等业务反哺汽车研发,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五、争议与反思


尽管 SU7 Ultra 定价引发热议,但雷军始终保持谦逊。他在回应保时捷的祝贺时表示:“我们和保时捷还有很大差距,虽然赢了一次,但保时捷依然是我们的榜样。” 这种态度既彰显了对行业标杆的敬畏,也暗示小米在高端市场仍需时间沉淀。

总结


雷军对小米汽车定价的回应,本质上是技术自信与品牌升级的结合。通过 SU7 Ultra 的定价调整,小米试图证明:国产品牌可以在高端市场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同时通过规模化生产和生态协同,实现 “性能与价格的再平衡”。正如雷军所言:“要让真正喜欢的人,都买得起。” 这一理念贯穿了小米汽车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定价的全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