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尚未正式推出混动车型,但其产品线规划已明确包含混合动力技术路线。以下是结合最新动态和行业分析的详细解读:
一、现有车型:以纯电为主,暂无混动量产车
小米首款车型 SU7(2023 年 12 月上市)定位纯电动轿跑,分为标准版、Pro 版和 Max 版,搭载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和碳化硅电机,续航里程最高达 800 公里。2025 年上海车展上,小米展示了 SU7 Ultra(三电机全驱,1548 马力)和 YU7(纯电轿跑 SUV),均为纯电车型。因此,目前市场上的小米汽车全系为纯电动产品。
二、混动车型规划:增程与插混并行,覆盖中高端市场
根据多方信息,小米已启动混动车型研发,计划在 2025 年至 2027 年间推出多款产品:
- 增程式 SUV(代号 “昆仑”)
- 定位:六座家庭 SUV,对标理想 L7/L8,主打 “冰箱彩电大沙发” 的舒适配置。
- 技术亮点:采用自研增程系统,发动机体积优化技术提升空间利用率,纯电续航或达 400 公里。
- 时间表:2025 年底亮相,2026 年量产上市。
- 供应链:与博世合作开发 IPB 2.0 制动系统,后轮转向技术提升操控性。
- 插电式混动(PHEV)SUV
- 定位:中大型 C 级 SUV,计划 2027 年推出,主打长途出行和性能平衡。
- 技术路线:可能采用多速 DHT 混动架构,兼顾燃油经济性和动力输出,对标比亚迪唐 DM-i 等车型。
- 15 万元级亲民车型
- 定位:增程式或插混紧凑型 SUV,瞄准主流家用市场,预计 2026 年上市。
- 目标:通过混动技术降低成本,实现 “油电同价”,与比亚迪宋 PLUS DM-i 等竞争。
三、技术布局:增程优先,插混跟进
小米选择以增程式混动为切入点,主要基于以下考量:
- 技术门槛较低:增程系统无需复杂变速箱,开发周期短,适合快速推出产品。
- 用户需求匹配:增程式车型可解决纯电用户的续航焦虑,同时满足城市通勤的经济性。
- 盈利导向:理想汽车凭借增程路线实现盈利(2023 年毛利率 22.2%),小米希望复制这一模式。
四、行业背景:混动市场爆发推动战略转型
- 市场趋势:2023 年中国混动汽车销量达 310 万辆(PHEV 占 51%,增程式占 20%),增速远超纯电。
- 政策支持:购置税优惠政策(如 PHEV 免征购置税)刺激消费,但若政策调整可能影响需求。
- 成本优势:混动车型电池容量较小,动力总成成本比纯电低约 30%,适合规模化降本。
五、未来展望:2025 年或成混动车型关键节点
根据招聘信息和供应链动态,小米混动车型的研发已进入关键阶段:
- 2025 年:增程式 SUV(昆仑)亮相,启动预售。
- 2026 年:增程式 SUV 量产,15 万元级混动车型上市。
- 2027 年:插混 SUV 加入产品线,形成 “纯电 + 增程 + 插混” 的全矩阵。
总结
小米汽车目前没有混动车型在售,但已明确布局增程式和插电式混动技术。首款增程式 SUV 预计 2025 年底发布,2026 年上市,主打家庭用户和长途出行场景。这一战略既是对市场需求的响应,也是小米实现盈利的关键一步。若进展顺利,小米有望在 2026 年成为混动市场的重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