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尚未以独立实体上市,其业务仍隶属于小米集团(港股代码:01810.HK)。以下是关于小米汽车股票的核心信息及投资分析:
一、小米汽车的上市现状与股权结构
- 未分拆上市
小米汽车自 2021 年启动造车计划以来,始终作为小米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运营。根据企查查信息,小米汽车有限公司由雷军 100% 控股,且小米集团财报显示其汽车业务未独立融资或分拆。雷军在 2024 年公开表示,因造车周期长、需保持战略一致性,小米放弃了早期分拆上市的计划。
- 小米集团的主导地位
小米集团通过协议控制和多层控股架构对小米汽车进行绝对控制。截至 2025 年 3 月,雷军持有小米集团 23.4% 的股权,但通过 A 类股份(每股 10 票)的表决权设计,其实际控制权达 64.1%。这种股权结构确保了小米汽车的战略决策与集团整体目标高度协同。
二、投资小米汽车的间接途径
若投资者希望参与小米汽车的发展,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 投资小米集团股票(01810.HK)
- 逻辑:小米汽车的销量增长和技术突破直接影响小米集团的营收与估值。2024 年,小米汽车业务收入达 328 亿元,占集团总营收的 9%,尽管全年亏损 62 亿元,但毛利率达 18.5%,显示出较强的盈利潜力。
- 数据支撑:小米 SU7 自 2024 年 3 月上市后,8 个月累计交付近 14 万辆,2025 年销量目标提升至 35 万辆。市场对小米汽车的高预期推动小米集团股价在 2024 年上涨约 40%。
- 风险提示:汽车业务仍处于投入期,2024 年每辆车平均亏损约 4.53 万元,需关注后续盈利改善情况。
2. 关注供应链合作伙伴
小米汽车的供应链涉及多家上市公司,投资者可通过以下核心环节布局:
- 动力电池: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
- 电驱系统:汇川技术(300124.SZ)
- 智能座舱:华阳集团(002906.SZ)、蓝思科技(300433.SZ)
- 热管理:银轮股份(002126.SZ)、鹏翎股份(300375.SZ)
(注:以上信息整理自公开资料,不构成投资建议)
三、未来分拆上市的可能性与影响
尽管目前小米汽车未分拆上市,但市场对其独立融资的预期持续存在:
- 潜在动因:若小米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如 2025 年实现 35 万辆目标),分拆上市可通过资本市场进一步融资,加速全球扩张。
- 制约因素:
- 雷军强调 “十年内进入全球前五” 的长期战略,分拆可能导致战略分散。
- 汽车行业竞争激烈,2024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 30%,分拆后需面对更高的业绩压力。
- 历史案例:汇川技术分拆子公司联合动力上市,为小米供应链企业提供了参考,但小米汽车作为终端品牌,分拆逻辑不同。
四、风险与建议
- 核心风险
- 市场竞争: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企业持续降价,小米汽车需在 30-40 万元价格带与 Model 3、蔚来 ET5 等车型竞争。
- 技术迭代:智能驾驶、电池技术快速更新,小米需保持研发投入(2024 年汽车业务研发费用超 80 亿元)。
- 政策变化:各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退坡可能影响需求。
- 投资建议
- 长期投资者:可关注小米集团股票,其 “手机 + AIoT + 汽车” 生态协同效应显著,2024 年手机出货量增长 15.7%,为汽车业务提供用户基础。
- 短期交易者:可跟踪小米汽车供应链动态,如 SU7 销量、YU7 上市进度(预计 2025 年 6-7 月)。
- 风险规避:避免盲目跟风,需结合小米集团财报、行业趋势及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决策。
五、总结
当前投资小米汽车的核心标的仍是小米集团(01810.HK),其汽车业务虽处于亏损阶段,但销量增长强劲,且与集团生态形成互补。若未来分拆上市,需关注其估值合理性及战略独立性。对于供应链投资,需筛选技术壁垒高、合作深度强的企业。建议投资者保持对行业动态的持续跟踪,并在专业顾问指导下进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