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功能原理与硬件配置
小米 SU7 的前向防碰撞辅助功能(AEB)通过前向毫米波雷达(探测距离超 200 米)和高清摄像头融合感知,在 30-130km/h 车速下识别前方车辆、行人、二轮车等目标,当系统判定碰撞风险时,会依次通过视觉 / 声音预警→部分制动→全力制动介入,并自动点亮双闪灯警示后车。硬件层面,SU7 Ultra 等高端车型配备博世 DPB+ESP10 全解耦制动系统,支持四重安全冗余设计:
- 紧急制动功能:长按 P 档可触发 0.8g 减速度;
- 互为备份机制:DPB 与 ESP 任意一方失效时仍能提供制动力;
- 机械液压备份:即使双系统失效,深踩踏板仍可通过机械液压制动减速;
- 能量回收兜底:极端情况下可通过电机反向扭矩实现 0.25g 减速度。
二、实际表现与用户反馈
(1)官方性能数据
- 刹停能力:官方宣称最高支持60km/h 内完全刹停,70km/h 内可大幅降速(速度降幅达 70km/h 后退出)。
- 制动距离:SU7 Ultra 实测 100-0km/h 制动距离为33.98 米,连续 10 次全力制动无热衰减,碳陶刹车盘在 1300℃高温下仍保持稳定。
(2)用户案例与争议
- 正向案例:有车主反馈倒车时 AEB 成功识别后方台阶并自动刹停,避免保险杠损坏。
- 负面案例:
- 低速未触发:2024 年 6 月,一辆 SU7 在 60km/h 时速下未识别横穿电动车,导致碰撞事故。
- 软件误判:部分车主反映制动踏板出现 “踏空感”,后台数据显示制动主缸压力异常(如踩下 50% 踏板时压力仅 0.6-0.9bar),官方解释为 BCP 软件误识别导致制动液被抽离,触发备用制动策略。
- 赛道热衰减:在连续高强度制动(如 120-0km/h 刹停 22 次)后,车机会提示 “制动性能受限”,但实测刹车距离仅增加 10%。
(3)功能限制与环境影响
- 抑制条件:当挡位非 D 挡、车门开启、传感器遮挡、主动转向等场景下,AEB 功能会被抑制。
- 识别盲区:对三轮车、尾部遮挡车辆、不规则物体(如宠物狗)的识别存在局限性,夜间需特别注意。
- 潮湿天气:虽然未明确提及小米车型,但同类系统在大雨、冰雪等环境下可能因摄像头视野模糊或雷达信号衰减导致性能下降。
三、技术迭代与官方应对
(1)硬件升级
2025 款 SU7 Ultra 新增STOPFLEX 碳陶刹车系统,相比传统钢盘减重 50%,耐温性提升至 1300℃,并优化潮湿环境下的抗腐蚀性能。此外,布雷博 M4 一体式卡钳与 ENESYS 节能弹簧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制动响应速度和舒适性。
(2)软件优化
- AEB Pro:通过实时调整制动力释放曲线,减少紧急制动时的驾乘不适感。
- 误踩油门保护:新增功能可在静止、倒车、低速转弯等场景下,若检测到误踩油门且前方有障碍物,直接联动 AEB 刹停车辆。
- OTA 更新:2024 年 8 月推送的版本优化了前向防碰撞辅助逻辑,提升前方静止车辆场景的刹停速度。
(3)售后与召回
- 软件误判处理:针对制动系统偶发故障,小米提供退换车服务,并通过 OTA 修复 BCP 软件逻辑。
- 召回范围:2025 年 1 月召回 3.1 万辆 SU7 标准版,原因为智能泊车辅助的授时同步异常,与紧急制动功能无关。
四、使用建议与注意事项
- 功能设置:AEB 默认开启,用户可在中控屏选择 “尽早 / 适中 / 较晚” 触发阈值,但需注意关闭后存在安全风险。
- 驾驶习惯:
- 避免依赖 AEB 应对突发情况,驾驶员需全程保持注意力;
- 赛道或激烈驾驶前,建议升级高性能制动套件(含碳陶刹车片和高沸点制动液),并开启 “能量回收增强” 功能。
- 环境适应性:
- 潮湿或低光照条件下,需降低车速并预留更长制动距离;
- 定期清洁前挡风玻璃及毫米波雷达,避免传感器遮挡。
- 故障响应:若遇制动系统报警,应立即联系官方售后,避免继续行驶;若涉及软件误判,可通过 OTA 升级或退换车解决。
总结
小米汽车的紧急制动系统在硬件冗余设计和日常场景适用性上表现突出,但在极端工况(如赛道热衰减)、复杂环境(如夜间低光照)及软件稳定性方面仍有优化空间。用户需结合功能特性合理使用,同时关注官方 OTA 更新和召回信息,以确保行车安全。对于频繁进行激烈驾驶或对制动性能有极致需求的用户,可考虑选装高性能制动套件以进一步提升系统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