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根据具体车型和配置有所不同,目前其主力车型小米 SU7 系列在 CLTC 工况下的续航表现如下:
一、核心车型续航数据
- SU7 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21.59 万元)
- CLTC 续航:700 公里
- 电池类型:磷酸铁锂电池(襄阳弗迪供应)
- 充电能力:400V 高压平台,15 分钟补能 350 公里(350kW 超充)。
- SU7 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Pro 版(24.59 万元)
- CLTC 续航:830 公里
- 电池类型: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神行电池)
- 亮点:搭载双 Orin-X 芯片 + 激光雷达,支持城市领航辅助驾驶。
- SU7 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Max 版(29.99 万元)
- CLTC 续航:800 公里
- 电池类型:三元锂电池(宁德时代麒麟电池)
- 性能:双电机四驱,零百加速 2.78 秒,支持 800V 高压平台,15 分钟补能 510 公里。
- SU7 Ultra 标准版(52.99 万元)
- CLTC 续航:630 公里
- 电池类型: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93.7kWh)
- 性能:三电机四驱(1548 马力),零百加速 1.98 秒,配备半热熔轮胎和碳纤维套件。
- SU7 Ultra 纽北限量版(81.49 万元)
- CLTC 续航:555 公里(选装半热熔轮胎)
- 亮点:纽北赛道量产车圈速纪录保持者(6 分 46 秒 874),赛道化调校。
二、实际续航表现与影响因素
- 高速续航达成率:
- SU7 Max 版在高速测试(平均时速 97.7km/h)中,实际续航为 495 公里,达成率约 71%。
- SU7 Ultra 版在赛道模式下续航大幅下降,例如上海国际赛车场圈速测试中,单次刷圈消耗电量约 3%。
- 冬季续航衰减:
- 在 - 15℃寒冷区测试中,SU7 续航达成率降至 47.5%(385 公里),百公里能耗升至 27.14kWh。
- 小米通过电池预加热、热泵空调等技术优化低温表现,例如冬季充电时间缩短至 25 分钟。
- 驾驶模式与配置:
- 经济模式下能耗更低(如 SU7 Max 后驱模式百公里电耗 15.6kWh),而运动模式会显著增加能耗。
- 选装 21 英寸轮毂、碳纤维套件等会降低续航(如 SU7 Ultra 选装碳纤维尾翼后续航减少 30 公里)。
三、电池技术与充电能力
- 核心电池技术:
-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能量密度达 255Wh/kg,支持 16C 超充(5 分钟补能 220 公里),采用 CTB 一体化车身技术,体积利用率 77.8%。
- 碳化硅高压平台:800V 架构(SU7 Max/Ultra),充电功率最高 301kW,10%-80% 充电仅需 17 分钟。
- 安全与耐用性:
- 电芯倒置设计:极端情况下能量定向释放,提升安全性。
- 17 层高压绝缘防护、6 重冗余排烟通道,支持 55℃高温满电运行。
四、对比与市场定位
- 竞品对标:
- 特斯拉 Model S:CLTC 续航 715-840 公里,起售价 88.99 万元,无激光雷达。
- 蔚来 ET7:CLTC 续航 530-1000 公里,起售价 52.8 万元,换电补能。
- 小米 SU7 优势:性价比更高(21.59 万元起),生态联动(Xiaomi HyperOS),智驾功能免费终身使用权。
- 用户场景:
- 城市通勤:标准版 700 公里续航可满足一周通勤(日均 50 公里)。
- 长途出行:Max 版 800 公里续航 + 800V 超充,适配高速长途需求。
- 性能玩家:Ultra 版赛道级性能,适合追求极致驾驶体验的用户。
五、选购建议
- 预算有限:选择 SU7 标准版(21.59 万元),满足基础续航和智驾需求。
- 家庭用户:SU7 Pro 版(24.59 万元)的 830 公里续航和大空间更实用。
- 性能优先:SU7 Ultra 版(52.99 万元)适合赛道爱好者,但需注意续航缩水。
- 冬季地区:建议选装电池预加热包,减少低温续航衰减。
总结
小米 SU7 系列的续航表现覆盖了从 700 公里到 830 公里的主流区间,结合其价格和技术配置,在 20-30 万元市场具备较强竞争力。实际续航受驾驶习惯、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建议用户根据使用场景选择车型,并关注官方 OTA 升级对能耗优化的持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