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在售主力车型:小米 SU7 系列
1. SU7 标准版(2024 款)
- 价格:21.59 万元
- 动力系统:单电机后驱,最大功率 210kW,峰值扭矩 400N・m,零百加速 5.28 秒
- 续航能力:73.6kWh 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 700km,支持 400V 高压平台,15 分钟补能 350km
- 智能驾驶:基础版 Xiaomi HAD 系统,配备 5 颗摄像头 + 3 颗毫米波雷达 + 12 颗超声波雷达,支持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
- 内饰配置:16.1 英寸中控屏 + 7.1 英寸翻转仪表屏,仿皮座椅,全景天幕,双 50W 无线充电
- 用户反馈:续航扎实,市区实际可达 600km,但高速风噪明显,车机偶发卡顿
2. SU7 Pro 版(2024 款)
- 价格:24.59 万元
- 动力系统:单电机后驱,最大功率 240kW,峰值扭矩 450N・m,零百加速 5.7 秒
- 续航能力:94.3kWh 神行电池,CLTC 续航 830km,支持 800V 高压平台,10 分钟补能 400km
- 智能驾驶:进阶版 Xiaomi HAD 系统,新增 1 颗激光雷达(车顶),支持高速领航辅助、自动泊车
- 内饰配置:Alcantara 座椅,25 扬声器音响系统,车载智能冰箱(选装)
- 用户反馈:充电速度领先同级,但冬季续航衰减约 20%,售后服务网点较少
3. SU7 Max 版(2024 款)
- 价格:29.99 万元
- 动力系统:双电机四驱,综合功率 440kW,峰值扭矩 838N・m,零百加速 2.78 秒
- 续航能力:101kWh 三元锂电池,CLTC 续航 810km,支持 800V 高压平台,10 分钟补能 400km
- 智能驾驶:全栈自研 Xiaomi HAD 2.0,配备双 Orin 芯片(508TOPS 算力),11 颗摄像头 + 3 颗毫米波雷达 + 12 颗超声波雷达,支持城市领航辅助(部分城市试点)
- 内饰配置:Nappa 真皮座椅,56 英寸 HUD 抬头显示,碳纤维方向盘
- 用户反馈:性能强劲,但能耗较高,高速续航约 550km,车机交互流畅度优于新势力
4. SU7 Ultra(2025 款)
- 价格:52.99 万元
- 动力系统:三电机四驱,综合功率 1138kW,峰值扭矩 1770N・m,零百加速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
- 续航能力:93.7kWh 三元锂电池,CLTC 续航 630km,支持 5.2C 超快充,11 分钟补能 10%-80%
- 智能驾驶:Xiaomi HAD 3.0,搭载双 Orin 芯片 + 激光雷达 + 4D 毫米波雷达,支持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车位到车位自动泊车)
- 内饰配置:21 英寸锻造轮毂,碳陶瓷刹车盘,主动式空气悬架,麂皮绒顶棚,车载智能冰箱
- 用户反馈:赛道级性能,但日常使用场景有限,续航焦虑明显,售后服务响应较快
二、2025 年新车型:小米 YU7(SUV)
1. 核心参数
- 价格:预计 23.59 万元起
- 动力系统:单电机后驱 / 双电机四驱,四驱版最大功率 510kW,零百加速 3 秒内
- 续航能力:四驱版搭载 101.7kWh 电池,CLTC 续航 760km,支持 800V 高压平台
- 智能驾驶:标配 11 颗摄像头 + 5 颗毫米波雷达,高配搭载激光雷达,支持城市 NOA
- 内饰配置:前挡风玻璃投影显示,16.1 英寸中控屏,碳纤维方向盘,全车语音控制
- 用户期待:轿跑 SUV 造型,空间实用性提升,但风阻系数可能高于 SU7
三、核心技术亮点
1. 三电系统
- 超级电机:V6s 电机转速达 27,000rpm,功率密度 1.8kW/kg,能耗降低 15%
- 电池技术: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底部 8 层防护,支持 5.2C 超快充,低温续航提升 20%
- 充电网络:自建超充站 600kW 液冷桩,2025 年覆盖 500 + 城市,兼容 800V/400V 车型
2. 智能生态
- 澎湃 OS 车机:支持手机 / 平板 / 家居无缝联动,AI 语音助手可识别复杂指令(如 “打开车窗 30% 并导航到充电站”)
- 车家互联:UWB 数字钥匙自动解锁,车辆可联动智能家居(到家前自动开启空调、灯光)
3. 安全性能
- 车身结构:铠甲笼式钢铝混合车身,高强度钢占比 78%,扭转刚度 38,000N・m/deg
- 主动安全:AEB 紧急制动(夜间行人识别距离提升至 200 米)、自动变道辅助、哨兵模式
- 电池安全:14 层物理防护,CTB 倒置电芯设计,通过 1050 项严苛测试
四、用户痛点与行业对比
1. 用户反馈
- 优点:续航扎实(市区实际达成率 90%)、智能驾驶体验流畅、车机交互逻辑清晰
- 缺点:高速风噪明显(120km/h 噪音 68dB)、动能回收突兀、售后网点不足(主要集中一线城市)
2. 竞品对比
车型 | 小米 SU7 Max 2025 | 特斯拉 Model S Plaid | 蔚来 ET9 |
---|---|---|---|
续航 | 810km | 850km | 930km |
快充 | 10 分钟 400km | 15 分钟 320km | 12 分钟 500km |
智能驾驶 | Xiaomi HAD 2.0 | FSD Beta | NOP+ |
起售价 | 29.99 万元 | 80 万元 | 50 万元 |
五、购买建议
- 性价比首选:SU7 Pro 版(24.59 万元)兼顾续航与智能驾驶,适合城市通勤与长途自驾
- 性能玩家:SU7 Ultra(52.99 万元)赛道级性能,适合追求极致体验的用户
- 家庭用户:YU7(2025 年 6 月上市)轿跑 SUV 造型,空间实用性优于 SU7
- 生态用户:小米生态链用户可优先考虑,车家互联体验领先行业
六、售后服务
- 质保政策:整车 5 年 / 10 万公里,三电系统 8 年 / 16 万公里,电池租赁方案可减 8-10 万元车价
- 充电权益:首任车主终身免费基础保养 + 免费充电额度(每年 1200 度)
- 救援服务:7×24 小时道路救援,400 服务热线 + APP 专属服务群实时响应
如需试驾或进一步了解配置细节,可通过小米汽车官网预约线下体验,或关注官方渠道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