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自动刹车系统(AEB)作为其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硬件配置、功能实现和实际表现上具有显著特点,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局限性。以下从技术参数、实测表现、用户反馈、对比分析及使用建议等方面展开说明:
一、技术参数与功能特性
小米 SU7 的 AEB 系统名为 **“前向防碰撞辅助功能”**,其核心参数如下:
- 工作范围:标准版车型支持 8-130km/h,Max 版车型支持 5-130km/h,最高可在 60km/h 时速下完全刹停,70km/h 时速下大幅降速。
- 传感器配置:
- 前向毫米波雷达:探测距离超 200 米,可提前预判高速行驶中的大车急刹。
- 高清摄像头:支持识别行人、自行车甚至宠物狗,结合融合算法降低误判率。
- 功能逻辑:
- 当系统检测到碰撞风险时,先通过声音、图像(仪表和中控屏标红)预警,若驾驶员未响应则触发自动刹车。
- 紧急制动后,车辆会自动点亮双闪灯,并在 30 秒内锁定系统以避免二次误触发。
此外,小米 SU7 还配备了AEB Pro 功能,通过实时调整制动力度,在降低追尾风险的同时提升驾乘舒适性。
二、实测表现与场景适应性
- 高速场景:
- 在官方测试中,小米 SU7 以 135km/h 时速成功刹停前方静止故障车,展现了高速紧急制动能力。
- 中汽研 2024 夏测显示,小米 SU7 在高温紧急制动测试中以 35.2 米的成绩位列第一,优于多数竞品。
- 复杂场景:
- 鬼探头测试:在 30km/h 和 70km/h 时速下,SU7 可识别儿童假人并成功刹停。
- 夜间表现:夜间 120km/h 静止故障车测试中,SU7 可提前 100 米识别并制动,但对逆光三轮车的识别存在延迟。
- 极端天气:雨天测试中,SU7 对儿童横穿的制动响应较慢,仅能减轻碰撞。
- 局限性:
- 静态障碍物:AEB 功能目前仅针对车辆、行人、二轮车,对锥桶、水马等静态物体不响应。
- 特殊车辆:对三轮车、尾灯损坏车辆等识别效果有限,夜间需特别注意。
三、用户反馈与典型案例
- 正面案例:
- 有车主反馈倒车时未注意台阶,车辆自动刹停避免保险杠损坏,节省维修费约 3000 元。
- 高速跟车时,AEB 功能及时介入避免追尾,用户称其 “比人反应更快”。
- 争议案例:
- 未触发事故:2024 年 6 月,一辆 SU7 在 60km/h 时速下未识别横穿电动车,导致碰撞伤人。
- 驻车异常加速:车辆在低速驻车时突然加速冲入沟壑,AEB 未介入,造成人员重伤。
- 传感器误判:部分用户反映 AEB 对低矮障碍物(如绿色围栏)或复杂标线存在误判,导致延迟触发。
- 软件误识别:2025 年 4 月,有车主反馈事故中 AEB 未启动,官方解释为 “软件误判”,但用户对解决方案不满。
四、与竞品对比
- 特斯拉 Model 3:
- 在懂车帝测试中,Model 3 以 130km/h 时速完成高速刹停,且在复杂场景下的识别率更高。
- 其纯视觉方案成本更低,但算法成熟度优于小米。
- 极氪 007:
- 刹车性能较弱,高动能回收模式存在安全隐患。
- 小米 SU7 优势:
- 硬件配置更优(激光雷达 + 多传感器融合),但软件算法仍需优化。
五、使用建议与注意事项
- 功能开启与设置:
- AEB 功能默认开启,可在中控屏设置中调整触发灵敏度(尽早 / 适中 / 较晚)。
- 系统局限性:
- 不能替代驾驶员注意力,需保持随时接管准备。
- 特殊场景(如夜间、雨天、特殊车辆)需谨慎驾驶。
- 异常情况处理:
- 若遇 AEB 未触发或误触发,建议通过官方渠道反馈并保存行车数据。
- 紧急情况下可长按 P 挡激活备用制动策略。
六、官方回应与改进措施
- 召回与升级:
- 2025 年 1 月,小米召回 30931 台 SU7 标准版,修复智能泊车辅助系统问题,但未涉及 AEB 功能。
- 计划通过 OTA 升级提升 AEB 对静态障碍物的识别能力。
- 客服与售后:
- 部分用户反映 400 客服响应延迟,小米表示已加强团队建设。
- 针对刹车失灵等问题,官方提供退车 / 换车解决方案。
总结
小米 SU7 的 AEB 系统在硬件配置和基础功能上表现亮眼,尤其在高速紧急制动和夜间场景中具有竞争力。然而,其软件算法的稳定性和场景适应性仍需提升,用户反馈中存在的误判、延迟触发等问题需引起重视。与特斯拉等竞品相比,小米在硬件堆料上占优,但在算法成熟度上仍有差距。建议用户在使用时保持警惕,并关注官方 OTA 更新以获取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