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小米 SU7 的核心技术与动力类型
- 纯电驱动系统
小米 SU7 全系搭载纯电动动力系统,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版本:
- 标准版:单电机后驱,最大功率 220kW,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组,CLTC 续航 700 公里。
- Pro 版:单电机后驱,电池容量提升至 94.3kWh,CLTC 续航 830 公里。
- Max 版:双电机四驱,总功率 495kW(673 马力),搭载三元锂电池组,CLTC 续航 800 公里。
此外,2025 年推出的SU7 Ultra进一步升级为三电机四驱系统,总功率达 1145kW(1557 马力),CLTC 续航最高 630 公里,零百加速仅需 1.98 秒。
- 高压平台与充电技术
小米 SU7 采用全域碳化硅高压平台,支持 800V 超快充技术:
- 标准版 / Pro 版:486V 平台,15 分钟充电可补充 350 公里续航。
- Max 版 / Ultra 版:800V 平台,15 分钟充电可补充 510 公里续航。
该技术大幅提升了补能效率,且兼容第三方充电桩,适配性广泛。
二、官方定位与市场策略
- 明确的纯电路线
小米汽车自 2021 年官宣造车以来,始终强调 **“智能电动汽车”** 的战略方向。雷军在 2024 年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小米 SU7 是 “50 万元以内最好看、最好开、最智能的纯电轿车”,并计划通过 15-20 年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
- 产能与交付进展
小米汽车工厂位于北京经开区,一期产能规划 15 万辆 / 年,二期预计 2025 年投产,满产后每 76 秒下线一台新车。截至 2025 年 3 月,小米 SU7 上市 11 个月累计销量超 32 万辆,连续 5 个月单月交付超 2 万辆,市场表现强劲。
三、未来产品规划与技术布局
- 混动车型的可能性
尽管 2023 年有报道称小米曾规划增程式混动车型(如代号 “昆仑” 的第三款车),但截至 2025 年 4 月,官方尚未发布任何混动车型,且最新资料显示小米仍以纯电车型为主。雷军在 2024 年发布会上强调,小米的技术重心在于 **“智驾 + 智舱 + 生态”**,并未提及混动技术。
- 技术研发投入
小米在汽车领域累计研发投入超 130 亿元,专利授权超 1000 项,重点布局电池、电机、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例如,SU7 Ultra 搭载的三电机系统、宁德时代麒麟 II 电池、碳化硅电控等,均为自研或深度定制。
四、总结:小米汽车的电动化立场
小米汽车目前全系产品均为纯电动车,且未来 3-5 年的规划仍以纯电技术为主。其首款车型 SU7 凭借长续航、超快充、智能化等优势,已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尽管行业存在混动技术的探索,但小米尚未将其纳入量产计划,而是选择通过纯电技术的持续迭代巩固竞争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小米汽车的具体车型配置或技术细节,可参考小米汽车官网或权威媒体报道(如新华网、汽车之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