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Ultra 汽车发布会于 2025 年 2 月 27 日晚在北京正式举办,这场被称为 “双 Ultra” 的发布会以 “地表最快四门量产车” 为核心卖点,不仅是小米汽车高端化战略的里程碑,也标志着中国品牌在全球高性能电动车领域的突破。以下是发布会的核心内容与亮点解析:
一、发布会核心信息
1. 时间与地点
- 日期:2025 年 2 月 27 日(农历正月初十)
- 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 形式:线下发布会 + 线上直播(小米官网、抖音、微博等平台同步)
2. 发布会流程
- 开场:雷军回顾小米汽车业务进展,公布 2024 年 SU7 系列销量(锁单 24.8 万辆,交付 13.5 万辆)。
- 手机发布:小米 15 Ultra 作为开场产品,主打影像与 AI 技术,售价 6499 元起。
- 汽车发布:SU7 Ultra 作为压轴登场,雷军亲自讲解技术细节与市场定位。
- 彩蛋环节:公布 SU7 Ultra 纽北限量版(81.49 万元)及竞速套装(10 万元),计划完成纽北挑战后上市。
二、SU7 Ultra 核心亮点
1. 性能:赛道级数据
- 动力系统:搭载三电机四驱系统(双 V8s+V6s),综合最大功率 1138kW(1548 马力),峰值扭矩 1770N・m,零百加速 1.98 秒,极速 350km/h。
- 赛道成绩:量产车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以 2 分 09 秒 944 刷新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保持的圈速纪录,并计划 2025 年 6 月挑战纽北量产车圈速榜。
- 底盘调校:标配赛道版散热、制动系统及纽北调校底盘,支持原厂状态直接上赛道。
2. 设计:豪华与科技融合
- 外观:5 种配色(闪电黄、太空银等),碳纤维前铲、主动扩散器、固定式尾翼等空气动力学套件,风阻系数 0.21Cd。
- 内饰:5㎡ Alcantara 超细纤维面料、24K 金碳纤维车标、21 英寸锻造轮毂,标配座椅按摩与双层隔音玻璃。
- 智能座舱:15.6 英寸悬浮屏 + 高通骁龙 8295 芯片,支持语音交互、手势控制及 OTA 升级。
3. 智能驾驶:全场景覆盖
- 硬件:27 颗传感器(1 颗 128 线激光雷达、11 颗高清摄像头),算力达 10.68EFLOPS。
- 功能:Xiaomi HAD 端到端智驾系统,支持漫游寻位泊车、极窄库位泊出,误踩油门防加速等安全机制。
- 保障:提供最高 300 万元智驾事故保障金,增强用户信心。
4. 价格与市场定位
- 标准版:52.99 万元(较预售价 81.49 万元大幅下调),目标年销量 1 万辆。
- 竞品对标:雷军称其 “性能比肩保时捷、科技紧追特斯拉、豪华媲美 BBA”,定位 “新豪车”。
- 用户群体:BBA 56E(宝马 5 系、奥迪 A6、奔驰 E 级)用户占比超 50%,女性用户约 20%。
三、市场反响与行业影响
1. 订单与交付
- 预售表现:开启预售 10 分钟小订突破 3680 辆,上市 2 小时大定破 1 万辆,3 月 2 日首车交付。
- 销量目标:雷军表示 “已有九成把握达成年销 1 万辆”,截至 3 月,订单已超预期。
2. 国际关注
- 欧洲亮相:3 月 4 日在欧洲首发,卢伟冰称 “欧洲用户热情不亚于国内”,计划 2027 年进入国际市场。
- 外媒评价:福布斯称其 “让保时捷彻夜难眠”,纽约时报认为小米凭借供应链优势威胁全球车企。
3. 行业竞争
- 竞品回应:保时捷官方祝贺小米刷新圈速,极氪、东风日产发文 “共勉”,但特斯拉未公开回应。
- 市场冲击:SU7 Ultra 以 52.99 万元价格切入超豪华市场,对比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约 200 万元)性价比显著。
四、争议与挑战
1. 价格调整
- 预售价争议:从 81.49 万元降至 52.99 万元,部分预订用户质疑 “定价策略反复”,小米解释为 “量产成本优化”。
2. 售后服务
- 网点覆盖:小米汽车直营服务中心集中在一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依赖授权网点,用户反馈 “试驾摆渡车服务不足”。
- 质保政策:整车 5 年 / 10 万公里,三电系统 8 年 / 16 万公里,空气弹簧等核心部件随整车质保。
3. 技术落地
- 智驾体验:端到端智驾功能尚未全量推送,部分用户反馈 “高速 NOA 逻辑清晰,但城市道路仍需优化”。
- 赛道风险:北京金港赛道首撞事故暴露大马力后驱特性操控风险,维修成本超 20 万元。
五、用户评价与口碑
- 正面反馈:
- 性能:“1.98 秒加速秒杀超跑,赛道模式声浪震撼”。
- 智能:“语音助手响应快,泊车功能精准”。
- 性价比:“50 万价位买到 1500 马力,BBA 车主转投小米”。
- 负面争议:
- 内饰细节:“Alcantara 面料易脏,按键质感一般”。
- 售后体验:“试驾预约排期长,充电桩兼容性待提升”。
六、未来计划
- 技术升级:2025 年 6 月挑战纽北量产车圈速榜,同步优化 Xiaomi HAD 智驾系统。
- 产品矩阵:2025 年 6-7 月推出 SUV 车型 YU7,完善产品线。
- 国际扩张:2027 年进军欧洲市场,计划推出右舵版车型。
总结
小米 SU7 Ultra 发布会不仅是一款新车的亮相,更是中国品牌在高性能电动车领域的宣言。其 “50 万价位、超跑性能、智能科技” 的组合,打破了传统豪华品牌的定价逻辑,也为行业树立了新标杆。尽管面临售后服务、技术落地等挑战,但小米凭借供应链整合与互联网思维,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