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速七(即小米 SU7)是小米汽车推出的首款纯电动轿车,定位 C 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车型,自 2024 年 3 月上市以来持续引发市场关注。以下是其核心信息整理:
一、产品性能与配置
- 动力表现
提供后驱单电机和四驱双电机版本,其中Max 版搭载双电机全轮驱动系统,峰值功率 495kW,零百加速仅需 2.78 秒,最高车速达 265km/h,性能媲美百万级超跑。标准版后驱车型零百加速 5.28 秒,续航覆盖 700-830km(CLTC 工况),Max 版四驱车型续航 800km,支持 800V 超级快充,30 分钟补能 80%。
- 智能科技
- 智能座舱:配备 16.1 英寸 3K 中控屏,搭载骁龙 8295 芯片,支持五屏联动和无线 CarPlay,后排可拓展小米 Pad 打造家庭影院体验。
- 智驾系统:全系标配 Xiaomi Pilot 智能驾驶,支持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等功能,Pro/Max 版可实现全国 100 城 NOA 领航,城区智驾通过 OTA 持续优化。
- 生态互联:无缝接入小米智能家居,支持车内语音控制家电,如远程开启空调、灯光等。
- 设计与空间
由前宝马、奔驰设计师团队操刀,风阻系数低至 0.195Cd,车身采用 3 倍轮轴比黄金比例,提供熔岩橙、橄榄绿等 9 种配色。内饰提供 4 种风格,座椅包裹性强,3000mm 轴距带来宽敞后排空间(膝部空间 105mm),后备箱容积达 517L+105L 前备箱。
二、价格与市场表现
- 售价区间
- 标准版(后驱长续航智驾版):21.59 万元
- Pro 版(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Pro 版):24.59 万元
- Max 版(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Max 版):29.99 万元
- Ultra 版(三电机性能版):52.99 万元(2025 年 2 月上市)。
- 市场热度
上市 24 小时订单破 8.8 万辆,2025 年 3 月单月交付量突破 2.9 万辆,累计销量超 32 万辆,连续 5 个月单月交付超 2 万辆,稳居新一线市场销量榜首。
三、用户体验与争议
- 续航与能耗
日常通勤电耗约 15-17kWh/100km,市区续航可达 660km,冬季低温(0℃)高速续航衰减控制较好,实测 460km 后剩余 20km。部分用户反馈充电功率最高 108kW,充电速度中规中矩但成本极低。
- 智驾系统优缺点
- 优点:高速领航稳定性强,智能座舱响应流畅,与小米生态联动体验佳。
- 待优化:城区智驾在极端场景决策较慢,红绿灯前减速逻辑需改进,高速逼近大车时偶发莫名减速。
- 售后与保险
- 售后网点不足:部分城市维修需排队半个月,如上海仅 2 家服务中心,湖北车主补漆需往返 700 公里。小米官方表示将优先在销量高的地区增设网点。
- 保险争议:网传 “续保难”“保费暴涨” 系伪造文件引发,小米联合五大保险公司辟谣,强调保费与个人出险记录相关,无针对车型的统一政策。
四、最新动态(2025 年 4 月)
- 购车优惠
4 月推出限时政策,SU7 Ultra 赠送价值 9 万元的碳纤维部件、终身智驾免费;标准版 SU7 享智能驾驶终身免费,部分车型赠送 Nappa 真皮座椅。
- 软件更新
SU7 Ultra 于 4 月 4 日推送首个 OTA 升级(版本 1.5.10),优化第三方超充桩充电效率及能量管理策略。标准版 SU7 的 OTA 更新主要聚焦充电兼容性和智驾体验优化。
总结
小米 SU7 凭借 “50 万内无对手” 的性价比,在性能、智能生态和设计美学上树立了国产电动车标杆。尽管售后网点和智驾系统仍需完善,但其强劲的市场表现和持续的 OTA 升级,展现了小米在智能出行领域的野心。对于追求科技体验与实用价值的用户,SU7 是 20 万 - 30 万元价位极具竞争力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