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的合作网络覆盖了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和生态服务等多个环节,以下是其核心合作伙伴及合作内容的详细解析:
一、核心技术与供应链合作
1. 电池与能源系统
-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为小米 SU7 系列提供三元锂电池,并合作开发 “超电子通路技术”,助力小米 SU7 刷新纽伯格林北环赛道四门电动车最快圈速记录。此外,宁德时代还参与小米汽车的电池技术创新,如与比亚迪弗迪电池形成双供应商策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
- 比亚迪弗迪电池:为小米 SU7 标准版和 YU7 车型提供磷酸铁锂电池,部分电池由小米自行组装(PACK),降低成本并提升灵活性。
- 其他合作方:珠海冠宇、蜂巢能源、赣锋锂电等企业参与电池组件及技术创新,支持小米汽车在不同车型中实现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平衡。
2. 自动驾驶与智能座舱
- 英伟达:为小米汽车提供 Orin 芯片,支持高阶智能驾驶算力需求,例如小米 SU7 Ultra 搭载的双 Orin 芯片实现了高速公路辅助驾驶功能。未来,小米可能进一步采用英伟达下一代 DRIVE Thor 平台,整合自动驾驶与座舱功能。
- 商汤科技:其 AI 大模型技术应用于小米 SU7 的智能座舱,驱动语音助手 “小爱同学” 实现连续对话、多模态交互(如手势识别、视觉感知),并提供 AI 闲聊、美图壁纸等个性化服务。
- 光庭信息:作为小米自动驾驶的核心合作伙伴,提供全域全栈解决方案,包括人机交互界面测试、仿真场景构建及高精度地图适配,助力小米汽车优化自动驾驶算法。
- 慧博云通:与小米合作超过十年,为其提供自动驾驶测试、数据采集与标注服务,并共同开发行业细分大模型,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可靠性和场景识别能力。
3. 芯片与电子系统
- 高通:为小米汽车智能座舱提供骁龙 8295 芯片,确保系统流畅性与多任务处理能力,支持车载娱乐、导航等功能的高效运行。
- 英飞凌:供应功率芯片,包括碳化硅(SiC)模块和微控制器,提升小米汽车的电驱效率与能源管理水平。
- 黑芝麻智能:通过投资布局跨域融合芯片,为小米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提供底层技术支持。
二、生产制造与供应链管理
1. 整车开发与制造
- 阿尔特:作为独立汽车设计公司,主导开发小米首款 SUV 车型(内部代号 MX11),计划 2025 年 Q2 量产。双方合作开发 “全域 800V 碳化硅平台”,提升充电效率 15%。
- 国机汽车:参与小米北京智能制造基地建设,并负责物流运输,助力小米汽车实现高效生产与交付。
- 思灵机器人:为小米汽车打造柔性组装线,提升电子域控制器的生产效率,单位小时产量(UPH)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0%。
2. 零部件供应商
- 拓普集团:提供空气悬架系统及底盘部件,如小米 SU7 Ultra 的空气悬挂技术。
- 华域汽车:供应车身零部件、内饰件、传动轴等,覆盖小米汽车的多个车型。
- 汇川技术:联合研发 V6s/V8s 电机,为小米 SU7 Max/Pro 等高性能车型提供高功率驱动电机。
三、生态与服务合作
1. 充电网络
- 18 家运营商联盟:包括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等,接入超 126 万根充电桩,覆盖 360 座城市及 6221 个服务区。小米充电地图支持实时桩位查询、即插即充和扫码支付,缓解用户充电焦虑。
- 蔚来、小鹏、理想:与小米达成充电补能网络合作,蔚来 1.4 万根、小鹏 9000 根、理想 6000 根充电桩入驻小米充电地图,提升补能便利性。
2. 软件与内容生态
- 酷狗音乐:作为小米汽车的生态合作伙伴,提供车载音乐服务,整合杜比全景声资源,并支持 “人车家全生态” 无缝流转。
- 四维图新:通过光庭信息的协同,为小米汽车提供高精度地图数据处理,支持自动驾驶的定位与路径规划。
四、战略投资与技术整合
- 深动科技:小米斥资约 5 亿元收购深动科技,强化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尤其是端到端算法与场景优化能力。
- 宁德时代:除电池供应外,双方在固态电池、800V 高压平台等领域展开联合研发,探索下一代电池技术。
五、国际化布局
- 欧洲市场:小米通过与当地运营商(如长江和记实业)及分销商合作,拓展手机市场的同时,可能借鉴类似策略布局汽车业务。例如,阿尔特欧洲分院协助小米汽车进行 EU-NCAP 安全标准适配,为 2026 年进军欧洲铺路。
总结
小米造车的合作模式呈现 “技术自研 + 生态整合” 的特点:在核心技术领域(如电池、芯片、自动驾驶)与行业龙头深度绑定,同时通过投资并购(如深动科技)强化自主研发能力;在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上,采用 “轻资产 + 模块化” 策略,与阿尔特、国机汽车等企业合作降低成本;在用户服务层面,整合充电网络、音乐内容等生态资源,提升用户体验。这种多维度的合作网络,助力小米汽车在短时间内实现技术突破与市场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