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24年营收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30 05:52:52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根据小米集团 2024 年财报及权威媒体报道,小米汽车业务在 2024 年实现营收328 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 321 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 7 亿元。这一成绩主要得益于首款车型小米 SU7 的强劲表现,全年累计交付量达136,854 台,连续 5 个月单月交付超 2 万台,成为新势力品牌中增长最快的车型之一。

核心数据与业务表现


  1. 营收构成与增长逻辑
    小米汽车营收主要来自 SU7 的销售,其售价区间为 21.59 万 - 29.99 万元,全年平均售价约 23.45 万元,与交付量数据匹配。此外,小米汽车在 2024 年第四季度推出的高性能车型 SU7 Ultra(售价 52.99 万元)进一步拉动了收入增长,该车型上市 3 天即锁定超 1 万台订单,推动第四季度营收占比提升至约 30%。
  2. 毛利率与盈利前景
    尽管全年经调整净亏损为 62 亿元,但小米汽车的盈利能力持续改善:第三季度毛利率提升至 17.1%,第四季度进一步增至 20.4%,接近理想汽车同期 20.5% 的水平。规模效应下,每辆车的边际成本快速下降,预计 2025 年随着产能提升(二期工厂年中投产,总产能将达 30 万辆),小米汽车有望实现单季度盈利。
  3. 市场定位与品牌破圈
    SU7 的热销不仅带来收入,更重塑了小米的品牌形象。自 2024 年 10 月起,SU7 连续成为 20 万元以上轿车、新势力轿车、中大型纯电轿车销量冠军,带动小米高端智能手机(4000-5000 元价位)市占率升至 24.3%,排名第一。这种 “汽车反哺手机” 的生态协同效应,成为小米集团整体营收增长 35% 的重要驱动力。

行业对比与战略意义


  • 新势力中的 “黑马”:小米汽车首年营收 328 亿元,超过蔚来(2024 年营收约 492 亿元)和小鹏(约 300 亿元),仅次于理想汽车(约 1238 亿元)。其 13.68 万辆的交付量也远超蔚来(16 万辆)和小鹏(12 万辆),但与理想(37 万辆)仍有差距。
  • 产能与供应链挑战:尽管销量火爆,小米汽车长期面临产能瓶颈,SU7 订单交付周期长达 30-40 周。2025 年,随着二期工厂投产和三期工厂规划,产能问题有望缓解,雷军已将全年交付目标从 30 万辆上调至 35 万辆。
  • 生态协同的标杆案例:小米汽车与手机、IoT 业务的深度整合(如车机互联、智能家居联动),为行业提供了 “科技公司造车” 的新范式。2024 年,小米 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营收突破千亿,其中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均创历史新高,部分得益于汽车用户对小米生态的延伸购买。

未来增长看点


  1. 新产品布局:2025 年 6-7 月,小米将推出首款 SUV 车型 YU7,预计售价 25 万 - 40 万元,进一步覆盖家庭用户市场。工信部数据显示,YU7 轴距达 3000mm,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最高车速 253km/h,有望复制 SU7 的爆款潜力。
  2. 技术投入与全球化:2024 年小米研发支出达 241 亿元,其中汽车领域授权专利突破 1000 项。未来,小米计划将 AI 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 25%,并通过巴黎车展等国际舞台拓展海外市场,逐步实现 “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 的目标。
  3. 政策与市场机遇: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如河北省置换补贴最高 1.5 万元)和充电基础设施完善,为小米汽车提供了持续增长的政策红利。同时,小米 SU7 Ultra 的性能突破(如纽北赛道纪录)也为品牌高端化奠定了基础。

综上,小米汽车 2024 年的 328 亿元营收不仅是其自身战略转型的里程碑,也标志着中国科技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崛起。随着产能释放和产品矩阵扩展,小米有望在 2025 年成为新势力中首个实现盈利的品牌,并进一步巩固其 “人车家全生态” 的行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