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主要生产基地位于中国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具体为马驹桥智能制造基地内的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该工厂是小米汽车目前唯一已投产的整车制造基地,承担了首款车型 SU7 系列的生产任务。以下是详细信息:
一、北京超级工厂:核心生产基地
1. 工厂概况
- 地理位置:工厂位于北京亦庄新城(通州片区),四至范围为西至同义路、东至环景西一路、北至景盛南四街、南至亦通街,紧邻京沪高速,交通便利。
- 建设规模:总投资约 630 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面积 72 万平方米,于 2022 年 4 月开工,2023 年竣工;二期规划占地面积约 53 万平方米,2024 年动工,2025 年 6 月竣工,8 月正式投产。两期工厂投产后,总产能将达到 30 万辆 / 年。
- 生产能力:一期工厂 2024 年 4 月实际日产能约 300 辆,月产能提升至 1.2 万辆,达到年产能 15 万辆的目标。二期工厂投产后,小米汽车整体产能将翻倍。
2. 技术与工艺
- 一体化大压铸技术:工厂采用自研的 “泰坦合金” 材料和 9100 吨压铸机,可将 72 个车身零部件一次压铸成型,生产周期仅需 100 秒,效率行业领先。
- 智能化生产:车身车间综合自动化率达 91%,配备 400 多台机器人和高精度摄像头,支持 “黑灯生产”(全自动化无人工厂)。
- 质量控制:通过 232 个回路的闭环温控系统和 0.5 毫米级装配精度,确保产品稳定性,超越传统豪华品牌标准。
3. 车型生产
- SU7 系列:首款车型 SU7 于 2024 年 4 月在该工厂正式交付,包括标准版、Max 版、Pro 版及高性能版 SU7 Ultra。工厂同时承担电池 PACK、电机组装等核心环节。
- 未来车型:二期工厂将主要支持新款 YU7 车型的生产,而三期工厂(规划中)可能用于扩展产能或生产其他车型。
二、武汉工厂:潜在扩展方向
尽管北京是当前唯一量产基地,小米汽车在武汉的布局也备受关注:
- 合作洽谈:2021 年起,小米与东风汽车就武汉工厂合作进行多次协商,但因东风不愿仅作为代工厂、政府补贴政策冲突等问题,合作进展缓慢。
- 供应链布局:2025 年 3 月,小米在武汉江夏区启动 N3 前副车架焊接生产线项目,由上海本特勒汇众承建,年产 30 万套,为未来生产铺路。
- 产能需求:若武汉工厂落地,可能利用东风云峰工厂(年产能 30 万辆)的闲置产能,与北京工厂形成南北互补,覆盖中部及南方市场。
三、供应链与合作伙伴
小米汽车的生产依赖全球供应链体系,核心供应商包括:
- 电池: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弗迪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部分车型由小米自行 PACK。
- 电机:联合汽车电子(基础版)、汇川技术(高性能版),SU7 Ultra 搭载小米自研电机。
- 零部件:拓普集团(空气悬架)、保隆科技(胎压监测)、蓝思科技(中控屏)等。
- 技术合作:与华为、地平线等企业合作开发智能驾驶系统,复用手机供应链管理经验提升效率。
四、总结
目前,小米汽车的核心生产基地为北京亦庄超级工厂,承担了 SU7 系列的量产任务,且二期工厂即将投产以扩大产能。武汉工厂仍处于洽谈和筹备阶段,若落地将成为第二生产基地。未来,随着订单增长和车型扩展,小米可能进一步布局更多生产基地,但其供应链管理和技术自研能力(如电池、电机、压铸工艺)仍是支撑产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