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第一辆汽车小米 SU7已于2024 年 3 月 28 日正式上市,并于同年开启交付。这是小米汽车战略的首款车型,定位中大型纯电动轿车,售价区间为 21.59 万 - 29.99 万元。
关键时间节点与市场表现
- 上市与交付:
小米 SU7 于 2024 年 3 月 28 日晚发布,随后启动预售,并在同年实现交付。截至 2024 年底,该车型全年销量超 13.5 万辆,连续 3 个月交付量突破 2 万辆,上市 11 个月累计销售超 32 万台,成为 2024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热门车型之一。
- 技术亮点与定位:
- 性能:SU7 提供后驱和四驱版本,双电机四驱版最大功率达 673 马力,0-100km/h 加速仅需 2.78 秒,CLTC 续航最高达 810km,搭载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及 800V 高压平台,支持超快充技术。
- 智能驾驶:配备激光雷达、多颗摄像头及英伟达 Orin 芯片,支持高阶智驾功能,如自动泊车、高速领航辅助等。
- 市场对标:雷军在发布会上将 SU7 与特斯拉 Model 3、保时捷 Taycan 等车型对比,强调其性价比优势,例如四驱版价格较 Model 3 Performance 低约 10 万元。
后续车型规划
- 小米 YU7(首款 SUV):
小米 YU7 计划于2025 年 6 月至 7 月上市,定位纯电动 SUV,车身尺寸为 4999/1996/1600mm,轴距 3000mm,搭载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及博世 ABS 系统,双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 220kW 和 288kW,最高时速 253km/h。该车型直接对标特斯拉 Model Y,预计起售价 23.59 万元,助力小米实现 2025 年 36 万辆的销量目标。
- 产能与供应链:
- 小米汽车一期工厂(北京亦庄)设计年产能 15 万辆,2024 年通过双班运作月产能提升至 2.2 万辆,但仍面临订单积压问题,交付周期一度延长至 6 个月以上。
- 二期工厂(常州)预计 2025 年 7 月投产,新增年产能 15 万辆,总产能将达 45 万辆 / 年,以缓解产能压力。
- 常州工厂的供应链优势显著,电池(江苏时代)、传感器(森萨塔科技)、气弹簧(斯泰必鲁斯)等核心零部件均来自当地企业,为小米汽车的本地化生产提供支持。
市场与行业影响
- 竞争格局:
小米 SU7 凭借 “高性价比 + 生态联动” 策略,在 2024 年中大型轿车市场中表现突出,3 月交付量超 2.9 万台,登顶细分市场销量榜首。其成功为后续车型(如 YU7)奠定了品牌基础,也加剧了与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企业的竞争。
- 技术挑战与用户反馈:
- 尽管 SU7 在性能和智能化方面表现优异,但部分用户反馈存在交付延迟、智能驾驶功能待优化等问题。
- 小米汽车通过五一出行服务(如 24 小时免费救援、异地送车)等举措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加速工厂扩建和供应链优化,以应对市场需求。
总结
小米第一辆汽车SU7的上市标志着小米正式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其产品力和市场表现已获得消费者认可。2025 年,随着 YU7 的推出和产能提升,小米汽车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但需在供应链管理、交付效率及用户服务等方面持续优化,以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