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有什么技术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30 15:12:45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在技术研发上展现了其作为科技公司的跨界整合能力,尤其在智能驾驶、电动化、智能座舱和生态互联等领域推出了多项创新技术。以下是小米汽车的核心技术解析:

一、智能驾驶:全栈自研与端到端大模型


  1. 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系统(Xiaomi HAD)
    • 技术亮点:基于自研的 BEV(鸟瞰图)、Transformer 和 OCC(占用网络)算法,结合大模型实现感知与决策一体化。例如,自动泊车时可将 200cm 的车停入 210cm 车位,传统模型则需 0.1m 以上余量。
    • 硬件配置:搭载双 NVIDIA Orin-X 芯片(508TOPS 算力)、1 颗激光雷达、11 颗高清摄像头、3 颗毫米波雷达和 12 颗超声波雷达,支持城市领航辅助 NOA(2024 年底覆盖 100 城)。
    • 功能覆盖:高速 NOA、城市道路红绿灯通行、障碍物绕行、无人代客泊车(支持机械车位)等,驾驶员全程 0 接管。

  2. 无图方案与道路大模型
    • 采用 “无图” 技术,通过实时生成道路拓扑替代高精地图,解决复杂路况识别问题,如施工路段改道。
    • 端到端模型训练引入用户驾驶数据,提升轨迹拟人化和通行效率。

  3. 安全冗余与争议
    • 标准版 SU7 采用纯视觉方案(9 摄像头 + 1 毫米波雷达),与特斯拉 HW4.0 类似,但传感器数量低于同价位竞品(如极氪 007、小鹏 P7)。
    • 事故案例显示,AEB 系统无法识别锥桶、水马等障碍物,引发对纯视觉方案可靠性的讨论。


二、电动化技术:高性能与超快充


  1. 小米超级电机
    • V8s 电机:全球量产最高转速 27200rpm,单台马力 578PS,扭矩 635N・m,三电机四驱系统总马力 1548PS,零百加速 1.97 秒,极速 350km/h。
    • 碳化硅高压平台:800V 架构(峰值 871V),支持 600kW 超充,15 分钟充电 510km(CLTC),兼容第三方充电桩(99% 兼容性)。

  2. 电池技术
    • 宁德时代麒麟 II 电池:897V 峰值电压,5.2C 充电倍率,支持 1330kW 超大放电功率,20% 电量下仍可保持 800kW 以上输出。
    • CTB 一体化技术:电池包 + 地板厚度仅 120mm,集成效率 77.8%,线束减少 91%,支持 150kWh 电池(CLTC 续航 1200km)。
    • 电芯倒置与安全设计:行业首创电芯倒置技术,泄压阀朝下,配合 14 层防护和气凝胶隔热材料,提升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

  3. 续航与能效
    • 标准版 CLTC 续航 700km(磷酸铁锂),Max 版 800km(三元锂),支持小米工况算法,预测精度提升 18%。
    • 赛道版 SU7 Ultra 采用全碳纤维覆盖件,整车减重至 1900kg,赛道下压力超车重。


三、智能座舱:澎湃 OS 与生态互联


  1. 硬件与交互
    • 骁龙 8295 芯片:支持 3K 中控屏(16.1 英寸)、56 英寸 HUD(1500:1 对比度)和 7.1 英寸翻转式仪表屏,应用启动速度 1.49 秒,系统升级 30 分钟完成。
    • 多屏联动:后排拓展屏兼容小米 Pad 和 iPad,支持手机车机无缝流转(妙享桌面),苹果用户可使用 AirPlay 和 CarPlay。

  2. 软件生态
    • 澎湃 OS:深度整合米家生态,支持语音控制智能家居、远程控制车辆(如预热电池、开启空调)。
    • 个性化体验:自定义驾驶模式、动态氛围灯、杜比音响系统,以及 5 款内饰配色和 Nappa 真皮座椅。


四、其他核心技术


  1. 轻量化与空气动力学
    • 全车碳纤维覆盖件(24 处),赛道版减重至 1900kg,固定式尾翼增加 735kg 下压力,高速过弯稳定性提升。
    • 风阻系数 0.195Cd,水滴大灯、隐藏式门把手和主动尾翼优化空气动力学。

  2. 供应链与生产
    • 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合作电池供应,标准版随机混装弗迪或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Pro/Max 版搭载宁德时代三元锂。
    • 自建工厂(北京亦庄),2024 年产能爬坡至月产万辆,2025 年目标交付 35 万辆。


五、版本与配置差异


车型电机 / 驱动电池类型智驾硬件续航(CLTC)价格(万元)
后驱标准版单电机后驱磷酸铁锂(弗迪 / 宁德时代)1 颗 Orin-N(84TOPS)700km21.59
后驱 Pro 版单电机后驱磷酸铁锂(宁德时代)2 颗 Orin-X(508TOPS)830km24.59
四驱 Max 版双电机四驱三元锂(宁德时代)2 颗 Orin-X(508TOPS)800km29.99
赛道版 Ultra三电机四驱麒麟 II 电池激光雷达 + 全栈赛道调校待定52.99

总结


小米汽车通过全栈自研和生态整合,在智能驾驶、电动化和智能座舱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尤其在 800V 高压平台、端到端智驾和小米生态互联上展现了差异化竞争力。然而,纯视觉方案的安全性争议、自动驾驶级别的局限性(L2)以及供应链管理(如电池混用)仍需进一步优化。未来,随着技术迭代和产能提升,小米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