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 SU7 的车身尺寸数据在不同配置版本和车型中存在细微差异,以下是基于官方发布和权威媒体报道的详细解析:
一、核心尺寸参数
- 标准版与 Pro 版
小米 SU7 标准版和 Pro 版的长宽高均为 4997×1963×1455mm,轴距 3000mm。这一尺寸使其定位为中大型轿跑,轴距接近部分 C 级豪华轿车(如奔驰 E 级),为车内空间提供了基础保障。
- 空间表现:3000mm 轴距带来了宽敞的后排腿部空间,配合 1963mm 车宽,横向乘坐体验优于特斯拉 Model 3(轴距 2875mm,车宽 1848mm)。
- 风阻系数:官方公布的风阻系数为 0.195,接近特斯拉 Model S(0.20),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领先水平。
- Max 版
Max 版车型的高度略有降低,为 4997×1963×1440mm,轴距保持 3000mm。这一差异主要源于不同的轮胎配置(如选装 21 英寸轮毂)或空气悬架的调节功能。
- 运动化设计:更低的车身高度有助于降低风阻,同时提升高速稳定性,适合追求驾驶性能的用户。
- Ultra 版(赛道版)
小米 SU7 Ultra 作为高性能版本,尺寸进一步加大至 5115×1970×1465mm,轴距仍为 3000mm。其车身设计更激进,配备碳纤维套件和大尺寸尾翼,整备质量仅 1900kg,显著优于同级别竞品。
- 赛道性能:超长车身和宽体设计提升了车辆的下压力(最大 2145kg),使其在赛道上的操控表现更优。
二、空间与实用性
- 储物空间
- 前备厢:全系标配 105L 前备厢,可容纳 20 寸登机箱和背包,满足短途出行需求。
- 后备厢:标准版和 Pro 版的后备厢容积为 517L,Max 版因电池布局调整为 493L,但仍可轻松放置 4 个 28 寸行李箱。
- 扩展性:后排座椅支持 4/6 比例放倒,配合平整的地台,可进一步扩展载货空间。
- 乘坐体验
- 头部空间:标准版 / Pro 版的 1455mm 车高确保了前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即使身高 1.85 米的乘客也不会感到压抑。
- 后排腿部空间:3000mm 轴距带来了接近中大型轿车的后排腿部空间,膝部距离前排座椅约 2 拳。
- 舒适性配置:全系标配 Nappa 真皮座椅,高配车型支持座椅通风 / 加热 / 按摩,进一步提升乘坐体验。
三、与竞品对比
车型 | 小米 SU7 标准版 | 特斯拉 Model 3 | 比亚迪汉 EV |
---|---|---|---|
长 × 宽 × 高 (mm) | 4997×1963×1455 | 4720×1848×1442 | 4995×1910×1495 |
轴距 (mm) | 3000 | 2875 | 2920 |
风阻系数 | 0.195 | 0.23 | 0.23 |
前备厢容积 (L) | 105 | 75 | 无 |
后备厢容积 (L) | 517 | 425 | 430 |
- 尺寸优势:小米 SU7 在长度、宽度和轴距上全面领先 Model 3,尤其是车宽多出 115mm,横向空间更宽裕。
- 空间布局:SU7 的前备厢设计优于 Model 3,而后备厢容积也超过比亚迪汉 EV,实用性更突出。
四、版本差异与选购建议
- 标准版
- 适用场景:日常通勤、家庭使用。
- 配置亮点:19 英寸轮毂、基础智驾功能、517L 后备厢。
- 价格:21.59 万元起。
- Max 版
- 适用场景:长途出行、性能需求。
- 配置亮点:800V 高压平台、21 英寸轮毂、空气悬架、800km 续航。
- 价格:29.99 万元起。
- Ultra 版
- 适用场景:赛道驾驶、极致性能追求。
- 配置亮点:三电机四驱、1.98 秒零百加速、碳纤维车身套件。
- 价格:52.99 万元起。
五、官方说明与注意事项
- 尺寸一致性:小米汽车官网明确标注了不同版本的尺寸差异,并说明部分参数可能因选装配置(如轮毂、空气悬架)而略有变化。
- 数据来源:以上尺寸数据均来自小米汽车官方发布、汽车之家、易车网等权威平台,确保准确性和时效性。
- 实车体验:建议用户到店实测,特别是身高较高的乘客需注意 Max 版车型的头部空间。
如需进一步了解特定配置版本的详细参数,可访问小米汽车官网或联系官方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