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百公里加速性能在不同车型版本中表现差异显著,其中旗舰车型小米 SU7 Max凭借双电机四驱系统实现了2.78 秒的官方零百加速成绩,而入门级的后驱标准版加速时间为5.28 秒,Pro 版为5.7 秒。以下从车型配置、实测表现、竞品对比、技术支撑和用户反馈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各车型版本加速性能
- 小米 SU7 Max(双电机四驱)
- 动力参数:搭载前后双电机,综合最大功率 673 马力,峰值扭矩 838 牛・米,采用 101kWh 三元锂电池。
- 官方加速:0-100km/h 加速2.78 秒,最高车速 265km/h,CLTC 续航 800 公里。
- 实测表现:
- 选装倍耐力 P ZERO 性能轮胎时,实测加速为3.09 秒;标配节能轮胎时为3.17 秒。
- 在牛北赛道连续两圈后,电量仅剩 7% 时仍能维持 600kW 放电功率,动力衰减不明显。
- 竞品对比:
- 优于特斯拉 Model 3 Performance(3.1 秒)、比亚迪汉 EV 四驱版(4.0 秒)。
- 略逊于极氪 007(2.84 秒)和智己 L6(2.74 秒)。
- 小米 SU7 Pro / 标准版(单电机后驱)
- 动力参数:单电机最大功率 299 马力,峰值扭矩 400 牛・米,搭载 73.6kWh(标准版)或 94.3kWh(Pro 版)磷酸铁锂电池。
- 加速表现:
- 标准版官方加速5.28 秒,实测5.45 秒;Pro 版官方加速5.7 秒,实测5.57 秒。
- 续航能力:标准版 CLTC 700 公里,Pro 版 830 公里。
- 小米 SU7 Ultra(原型车)
- 动力参数:三电机系统(2 台 V8s+1 台 V6s),总马力 1548 匹,峰值扭矩 1920 牛・米,采用宁德时代麒麟 II 电池。
- 加速性能:官方零百加速1.97 秒,0-200km/h 仅需 5.96 秒,最高时速 350km/h。
- 实测数据:媒体实测 0-100km/h 加速为2.36 秒,0-400 米加速 9.13 秒,尾速 253km/h。
二、技术支撑与性能优势
- 电机与电池技术
- V6/V8s 电机:小米自研电机最高转速达 21000rpm(V6)和 27200rpm(V8s),采用 AI 仿真优化拓扑结构,效率提升 15%。
- 800V 高压平台:SU70V 高压平台 **:SU7 Max 支持 800V 快充,充电 5 分钟续航增加 220 公里,15 分钟补能 510 公里。
- 电池安全:通过 1050 项安全测试,搭载 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体积效率 77.8%,碰撞后电池无起火风险。
- 底盘与操控
- 悬架系统: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独立悬架,部分车型配备闭式空气弹簧和 CDC 可变阻尼避震,兼顾舒适性与操控性。
- 制动性能:SU7 Max 标配四活塞卡钳,选装碳陶瓷刹车盘后,100-0km/h 制动距离缩短至 33.98 米,连续 10 次制动无明显热衰减。
三、用户反馈与实际体验
- 加速体验
- 动力响应:用户反馈 SU7 的电门瞬态响应敏捷,Sport + 模式下推背感强烈,甚至出现眩晕感。
- 驾驶模式:提供经济、标准、雪地、自定义等模式,赛道模式需通过安全测试解锁,新手期强制限速 140km/h。
- 极端工况:官方表示频繁急加速不会损伤电池 / 电机,但激烈驾驶会导致能耗增加(如 Max 版市区能耗约20kWh/100km)。
- 续航与充电
- 冬季表现:在 - 25℃寒冷区实测续航 385 公里(达成率 47.5%),低温区(5-15℃)续航 737 公里(达成率 91%)。
- 充电效率:冷车快充 30%-80% 需 25 分钟(寒冷区)或 27 分钟(低温区),最大功率稳定在 116-119kW。
四、竞品对比与市场定位
车型 | 0-100km/h 加速 | 动力配置 | 价格(万元) |
---|---|---|---|
小米 SU7 Max | 2.78 秒 | 双电机四驱,673 马力 | 29.99 |
特斯拉 Model 3 Performance | 3.1 秒 | 双电机四驱,450 马力 | 33.99 |
比亚迪汉 EV 四驱版 | 3.9 秒 | 双电机四驱,494 马力 | 28.98 |
极氪 007 四驱性能版 | 2.84 秒 | 双电机四驱,475kW | 26.99 |
智己 L6 超强性能版 | 2.74 秒 | 双电机四驱,579kW | 28.98 |
小米 SU7 Max 以29.99 万元的价格,在加速性能上接近极氪 007 和智己 L6,但略逊于两者。相比特斯拉和比亚迪,小米在性价比和智能化配置(如激光雷达、高阶智驾)上更具优势。
五、总结与建议
- 性能定位:小米 SU7 Max 的 2.78 秒加速跻身国产电动车第一梯队,适合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标准版和 Pro 版则主打长续航和性价比。
- 用户需求:
- 追求加速与续航平衡:选择 Max 版(800 公里续航 + 2.78 秒加速)。
- 注重日常实用性:标准版(700 公里续航 + 5.28 秒加速)或 Pro 版(830 公里续航)。
- 注意事项:
- 实测加速受轮胎、温度等影响,实际体验可能略逊于官方数据。
- SU7 Ultra 的 1.97 秒加速尚未量产,且存在道路安全风险,需谨慎驾驶。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车型的试驾体验或长期使用反馈,可参考专业媒体评测(如汽车之家冬季测试)或用户论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