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属于国产吗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1 00:33:50 浏览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属于国产汽车,其核心属性可从品牌归属、研发生产体系、供应链布局等多维度得到明确验证:

一、品牌与企业性质:中国资本主导的自主车企


小米汽车是小米集团(中国注册企业,股票代码01810.HK)全资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雷军,总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 年 3 月启动造车计划时,小米首期投入 100 亿元人民币,后续累计研发投入已超 500 亿元,2024 年研发预算达 240 亿元。这种资本结构与决策体系完全由中国企业自主掌控,不同于合资或外资控股企业。
从资质上看,小米汽车于 2024 年 7 月正式获得工信部独立造车资质,生产企业名称从早期合作的北汽变更为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为继比亚迪、蔚来后又一家拥有完整生产资质的中国车企。这一资质突破意味着小米汽车在生产准入、技术标准等方面完全符合中国法规要求。

二、研发与生产体系:全链条国产化布局


(一)研发体系


  • 核心技术自研:小米汽车在电驱、电池、智能驾驶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自主研发,累计申请专利超 2000 项,其中已授权专利超 800 项。例如:
    • 电驱系统:自研 HyperEngine V6/V6s 电机(21000rpm)已量产,V8s 电机(27200rpm)计划 2025 年上车,功率密度达 10.14kW/kg,超越特斯拉 Model S 的 8.5kW/kg。
    • 电池技术:采用 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首创电芯倒置设计,自建电池包工厂,并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弗迪电池合作,确保供应链安全。
    • 智能驾驶:投入 47 亿元研发资金,组建超 1000 人团队,开发出自适应变焦 BEV 技术、道路大模型等,计划 2024 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 全球协同研发:虽在德国慕尼黑设立欧洲研发中心(约 50 人),但主要承担性能调校和赛道技术研发,核心智能驾驶算法、车机系统等仍由北京团队主导。

(二)生产体系


  • 工厂布局:小米汽车超级工厂位于北京亦庄,一期占地 72 万平方米,2023 年竣工投产,年产能 15 万辆;二期于 2024 年启动,规划产能 15 万辆,两期总投资 630 亿元。工厂设有压铸、冲压、车身、涂装、总装、电池六大车间,具备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生产能力。
  • 生产资质:2024 年 7 月工信部公告显示,小米汽车生产企业名称正式变更为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地址为北京经开区,标志着其完全摆脱对北汽的资质依赖。

三、供应链与国产化率:深度整合国内产业链


(一)核心零部件国产化


  • 电池:采用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101kWh)和比亚迪弗迪磷酸铁锂电池(73.6kWh),电芯国产化率 100%。
  • 电驱系统:自研电机电控,碳化硅模块来自三安光电(中国),减速器由双环传动(中国)供应。
  • 智能座舱:搭载高通 8295 芯片,但车机系统 Xiaomi HyperOS 由小米自主开发,集成米家生态。
  • 自动驾驶:激光雷达采用禾赛科技(中国)产品,域控制器由德赛西威(中国)供应,高精地图来自百度(中国)。

(二)供应链本土化


  • 一级供应商:文灿股份(一体化压铸)、立中集团(免热处理合金)、贝斯特(精密轴部件)等国内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超 70%。
  • 二级供应商:上游材料如铝合金、钢材等基本实现国产化,半导体领域虽部分依赖进口(如车规级芯片),但通过投资翱捷科技、黑芝麻智能等企业加速国产替代。

(三)国产化率估算


根据行业惯例,小米汽车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约为 85%(电池、电驱、车身结构件等),关键系统(智能驾驶、座舱)国产化率约 60%,整体国产化率高于合资车企平均水平(约 60-70%),符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对国产汽车的定义。

四、政策与市场定位:服务中国市场的本土品牌


  • 政策支持:小米汽车被列入北京市 2022 年 “3 个 100” 重点工程,享受土地、税收等政策扶持,2024 年累计交付 20 万辆,成为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重要增长点。
  • 市场策略:首款车型 SU7 定价 21.59 万 - 29.99 万元,主打中国中高端市场,截至 2025 年 3 月累计锁单超 24.8 万辆,90% 订单来自国内用户。
  • 生态整合:依托小米 “人车家全生态”,SU7 可与小米手机、智能家居设备无缝联动,这种本土化生态体验是国际品牌难以复制的。

五、争议与澄清:国产属性的边界探讨


  1. 技术合作的影响:小米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投资了深动科技(中国)、禾赛科技(中国)等企业,虽部分算法借鉴国际经验,但核心代码自主编写,未构成技术依赖。
  2. 外资成分的质疑:小米集团虽为港股上市企业,但股权结构中中国资本占比超 60%,且造车业务完全由境内子公司运营,不存在外资主导风险。
  3. 国际零部件的使用:车规级芯片(如高通 8295)、部分传感器等依赖进口,但通过与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等国产芯片企业合作,计划 2025 年实现关键芯片国产化率提升至 40%。

结论


小米汽车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品牌,其研发、生产、供应链均以国内为核心,符合 “国产汽车” 的定义标准。尽管在部分技术领域存在国际合作,但核心环节的自主可控性和本土化运营模式,使其与合资品牌、外资品牌存在本质区别。小米汽车的发展不仅体现了中国科技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突破,也为国产汽车产业升级提供了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