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代工企业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1 02:38:24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根据公开信息,小米汽车的生产体系呈现 “代工与自建并行” 的双轨模式,具体代工合作与自建产能布局如下:

一、代工合作:北汽越野为核心生产伙伴


小米汽车首款车型 SU7 的生产资质与初期量产主要依赖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简称北汽越野)** 的代工支持。这一合作关系在工信部公告中得到明确体现:
  • 代工范围:北汽越野负责小米 SU7 的整车制造,包括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核心工艺。例如,工信部第 377 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显示,小米牌纯电动轿车(型号 BJ7000MBEVR2 和 BJ7000MBEVA1)的生产企业为北汽越野,生产地址位于北京亦庄的小米汽车自建基地。
  • 合作背景:北汽越野是北汽集团旗下专注于越野车制造的子公司,拥有成熟的生产线和资质。小米选择与其合作,一方面快速获取生产资质,另一方面借助北汽的制造经验缩短量产周期。例如,小米 SU7 在 2023 年 11 月通过工信部申报后,仅 4 个月即实现首批交付,显示代工模式的效率。

二、自建工厂:北京亦庄超级工厂主导未来产能


随着自建工厂的逐步投产,小米汽车正加速向自主生产转型。位于北京亦庄的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是其核心生产基地:
  • 工厂规模:一期工厂占地面积 72 万平方米,年产能 15 万辆,已于 2023 年 6 月竣工,2024 年 4 月启动交付。二期工厂紧邻一期,总投资约 630 亿元,预计 2025 年 6 月竣工,投产后总产能将达 30 万辆。此外,小米还在武汉布局供应链项目,如江夏区的前副车架焊接生产线,为未来扩产铺路。
  • 技术亮点:自建工厂采用高度自动化生产,拥有超过 700 台机器人,关键工艺(如大压铸、电池生产)实现 100% 自动化。例如,工厂内的测试跑道长 2.5 公里,涵盖 18 种路况,可支持车辆全场景测试。
  • 产能目标:2024 年小米 SU7 交付量达 13.68 万辆,2025 年目标提升至 35 万辆,主要依赖自建工厂产能释放。二期工厂投产后,小米计划通过双班制生产将月产能提升至 3 万辆以上。

三、代工与自建的协同逻辑


小米汽车的双轨生产模式具有明确的战略意图:
  1. 短期借力代工:初期通过北汽越野代工快速获取生产资质,解决 “准生证” 问题,同时利用其产能实现产品快速上市。例如,小米 SU7 在 2023 年 11 月通过工信部申报后,仅 4 个月即启动交付,代工模式功不可没。
  2. 长期自主可控:自建工厂的投产标志着小米从 “代工依赖” 转向 “自主制造”。例如,2024 年 4 月小米 SU7 首批交付即在自建工厂举行,雷军明确表示 “自建工厂是小米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3. 风险分散:双轨模式降低了单一生产渠道的风险。例如,若自建工厂产能爬坡遇阻,代工合作可作为补充;反之,自建工厂的规模化生产则减少对代工方的依赖。

四、其他潜在代工合作可能性


尽管当前以北汽越野代工和自建工厂为主,市场曾传闻小米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可能:
  • 江淮汽车:2021 年曾有消息称小米考虑与江淮合作,但未获官方确认。江淮作为蔚来的代工厂,拥有新能源汽车制造经验,但小米自建工厂的推进使其代工需求下降。
  • 麦格纳:国际知名代工厂商,曾为宝马、捷豹等代工。但小米更倾向于自建产能,目前未发现与麦格纳的实质性合作。

五、总结:从代工到自主的转型路径


小米汽车的生产体系演变体现了新势力车企的典型策略:初期借力代工快速落地,中期通过自建工厂实现产能自主,长期构建垂直整合的制造能力。这一模式在保证产品快速上市的同时,逐步积累核心制造技术,为未来的规模化扩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