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是哪家代工厂生产的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1 04:42:26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的生产模式采用了 **“代工合作 + 自建工厂”** 的双轨制,其中代工厂的选择与生产资质共享是初期量产的关键。以下是具体信息:

一、核心代工厂: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北汽越野)


  1. 合作背景与生产资质
    小米汽车在 2023 年通过工信部申报时,生产企业名称标注为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这一合作的核心原因是小米当时尚未完全获得工信部的独立生产资质,需借助北汽越野的资质完成车辆申报和量产。
    • 资质共享模式:小米汽车的产品型号(如 BJ7000MBEVR2、BJ7000MBEVA1)由北汽越野作为申报主体,但实际生产地址位于小米自建的北京亦庄工厂。这种 “借壳生产” 的方式帮助小米快速绕过资质壁垒,实现 SU7 等车型的上市。
    • 技术合作深度:北汽越野不仅提供资质,还参与部分生产环节。例如,小米 SU7 的车身焊接、涂装等工艺可能由北汽越野的生产线完成,而电池、智能座舱等核心部件则由小米自主研发或供应链企业提供。

  2. 合作意义与局限性
    • 短期产能支持:北汽越野的成熟产线(如北京奔驰的部分工厂)为小米初期量产提供了保障。例如,2024 年小米 SU7 首批交付时,部分车辆可能由北汽越野代工生产。
    • 长期依赖风险:代工模式可能导致品控和生产效率受制于合作方。因此,小米在 2024 年加速自建工厂的投产,逐步减少对代工的依赖。


二、自建工厂:北京亦庄超级工厂


  1. 工厂规模与产能
    • 一期工厂:占地面积 72 万平方米,年设计产能 15 万辆,2024 年 3 月揭幕,4 月开始交付小米 SU7。工厂采用高度自动化生产,拥有 700 余台机器人,关键工艺自动化率达 100%,每 76 秒可下线一台车。
    • 二期工厂:紧邻一期工厂,占地面积 53 公顷,2025 年 4 月完成规划验收,预计年中投产。投产后,小米汽车总产能将超过 30 万辆,目标 2025 年交付 35 万台。

  2. 技术与供应链布局
    • 全工艺覆盖:工厂涵盖冲压、压铸、车身焊接、涂装、电池和总装等全流程,并自建电池车间,支持 CTB(Cell to Body)技术。
    • 供应链本地化:例如,小米 YU7 的前副车架焊接生产线项目落地武汉,由上海本特勒汇众承建,年产 30 万套,进一步完善供应链体系。


三、其他潜在合作方:江淮汽车与比亚迪


  1. 江淮汽车:传闻与技术合作
    • 代工传闻:2025 年 3 月有消息称江淮汽车可能代工小米的低价车型(20 万元以下),并布局换电业务,但小米官方未确认。
    • 技术合作:江淮与小米在智能驾驶、车联网等领域有合作,例如联合开发智能电动车技术,但尚未涉及整车代工。

  2. 比亚迪:电池供应与技术协同
    • 电池合作:小米 SU7 标准版搭载比亚迪旗下襄阳弗迪的磷酸铁锂电池,而高配版采用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
    • 潜在代工可能:比亚迪拥有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线,但若未来小米产能不足,不排除与其合作代工的可能性。


四、生产模式总结与未来趋势


  1. 当前模式:以自建工厂为主(北京亦庄),北汽越野代工为辅,同时探索与江淮、比亚迪的深度合作。
  2. 未来方向:随着自建工厂产能释放(2025 年二期投产后年产能超 30 万辆),小米将逐步减少对代工的依赖,转向自主生产。但代工模式仍可能作为补充,例如在特定车型或区域市场采用合作生产。
  3. 风险与挑战:自建工厂的产能爬坡、供应链管理(如芯片短缺)以及代工合作的稳定性是小米需持续关注的问题。

五、官方信息与用户参考


  • 权威来源:工信部公告、小米汽车官网及雷军公开演讲(如 2024 年 3 月小米 SU7 发布会)。
  • 最新动态: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完成规划验收,预计年中投产,产能目标提升至 35 万台。

如需进一步验证,可通过工信部 “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查询具体车型的生产企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