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生产模式经历了从代工到自主生产的转型。根据工信部公告及权威媒体报道,早期小米 SU7 车型(如 BJ7000MBEVR2、BJ7000MBEVA1)由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代工生产,这一合作在 2023 年 11 月工信部第 377 批公告中首次确认,车型尾部标识为 “北京小米”。
不过,随着小米在 2024 年 7 月取得独立造车资质,其生产主体正式变更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并启用位于北京亦庄的自建工厂进行量产。这座超级工厂占地面积 71.8 万平方米,拥有冲压、压铸、车身、涂装、电池、总装六大车间,配备 9100 吨压铸岛集群和超过 700 台工业机器人,实现每 76 秒下线一台车的高效生产。截至 2025 年,小米汽车的产能已完全由自建工厂承担,不再依赖外部代工。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车在供应链层面与多家企业深度合作,例如宁德时代供应三元锂电池、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提供磷酸铁锂电池,汇川技术负责电驱动系统等,但这些合作仅限于零部件供应,并非整车代工。目前,小米汽车的核心生产基地仍为北京亦庄工厂,武汉等地的新工厂规划尚未进入实质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