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工厂布局覆盖全球多个地区,既有自主建设的智能工厂,也有与代工厂合作的生产基地。以下是其主要工厂的详细信息:
一、自营智能工厂
- 北京昌平智能工厂
- 位置:北京市昌平区小米未来产业园区。
- 规模与产能:总建筑面积 8.1 万平方米,2024 年 2 月投产,年产能达 1000 万台高端智能手机,如小米 14 系列、MIX Fold 4 等旗舰机型。
- 技术特点:自动化率超 95%,由智能机器人完成核心工序,日均产量 3 万台,是国内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手机工厂之一。
- 北京亦庄智能工厂
- 位置: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
- 定位:2020 年建成,专注于新技术预研和高端手机小批量生产,年产能 100 万台,曾生产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等机型。
- 协同效应:与昌平工厂形成 “研发 + 量产” 联动,共同推动智能制造布局。
- 北京亦庄汽车工厂
- 位置:北京亦庄新城马驹桥智能制造基地。
- 产能:2024 年 3 月投产,一期年产能 15 万辆,主要生产小米 SU7 系列电动汽车,计划 2025 年冲击 12 万辆产量目标。
- 扩展:小米机器人公司已迁入该工厂,未来可能涉足机器人生产。
- 武汉智能家电工厂
- 位置:武汉东湖高新区左岭大道。
- 进展:2024 年 11 月开工,一期计划 2025 年 11 月投产,2026 年大规模量产空调等智能家电,配套建设百余个实验室,实现研发生产闭环。
- 战略意义:小米 “人车家” 生态的重要一环,未来将打造万人研发中心和全球家电总部。
二、核心代工厂及海外布局
- 富士康
- 中国:郑州、深圳、太原等地工厂为小米生产中低端手机。
- 印度:钦奈(Chennai)和斯里城(Sri City)工厂生产红米系列手机,供应印度及南亚市场。
- 越南:北宁省工厂生产手机,辐射东南亚。
- 和硕联合科技
- 中国:上海、苏州工厂参与小米手机组装。
- 墨西哥:工厂为北美市场提供本地化生产。
- 比亚迪电子
- 中国:惠州、长沙工厂承担小米手机结构件和整机组装。
- 立讯精密
- 中国:昆山、江西工厂生产手机连接器和声学组件。
- 越南 DBG 科技工厂
- 位置:越南北部太原省,由光弘科技代工。
- 产能:2021 年投产,占地 20 万平方米,生产手机及零部件,供应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市场。
三、生态链与区域生产基地
- 南京酷态科工厂
- 位置: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小米生态链企业。
- 产品:生产 ZMI 品牌充电器、移动电源等配件,年产能超 1 亿台。
- 合肥、东莞、深圳基地
- 合肥:生产电视、物联网设备。
- 东莞:组装智能手机、智能家居。
- 深圳:聚焦手表、耳机等可穿戴设备。
- 印度、印尼、埃及工厂
- 印度钦奈:富士康工厂生产手机和电视,本地化率超 95%。
- 印尼芝卡朗:生产红米手机,满足东南亚需求。
- 埃及:合作工厂生产手机和电视,2024 年推出 “埃及制造” 小米电视。
四、全球化战略与未来规划
- 欧洲布局:2025 年在德国慕尼黑设立汽车研发中心,专注性能调校和赛道技术研发,计划孵化设计中心,但尚未建立生产工厂。
- 非洲市场:以埃及为枢纽,拓展尼日利亚、南非等 16 国业务,未来可能加大新能源汽车合作。
- 供应链策略:通过 “国内 + 海外” 双循环,分散生产风险,例如越南工厂降低东南亚物流成本,印度工厂规避贸易壁垒。
总结
小米的工厂网络以 **“自研 + 代工”** 双模式驱动,国内以北京、武汉为核心,海外聚焦印度、越南等新兴市场。其布局既保障了高端产品的自主可控,又通过代工厂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化供应。未来,随着武汉家电工厂和欧洲研发中心的推进,小米的 “人车家” 生态将进一步完善,全球化步伐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