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电车续航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1 17:09:26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在同级别车型中表现亮眼,其核心车型 SU7 和 YU7 通过电池技术创新、智能热管理系统以及高效能量回收策略,实现了从 700 公里到 835 公里的 CLTC 续航覆盖,同时在实际驾驶中展现出优秀的续航达成率和低温适应性。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车型与续航数据


1. 小米 SU7(轿车)


  • 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CLTC 续航 700 公里,搭载弗迪刀片电池,支持 66kW 快充,30 分钟补能 300 公里。适合城市通勤,冬季续航衰减约 25%(-10℃环境下)。
  • 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Pro 版:CLTC 续航 830 公里,采用宁德时代神行电池,支持 “充电 10 分钟,续航 400 公里”,常温下续航达成率约 92%,高速 120km/h 巡航电耗 16.8kWh/100km。
  • 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Max 版:CLTC 续航 810 公里,配备宁德时代麒麟三元锂电池,双电机四驱系统(673 马力),零百加速 2.78 秒。高速 120km/h 实测续航 504 公里,续航达成率 80%。

2. 小米 YU7(SUV)


  • 单电机后驱版:CLTC 续航 820 公里,搭载 96.3kWh 磷酸铁锂电池,能耗低至 13.3kWh/100km,风阻系数 0.23Cd。
  • 单电机后驱 835 公里版:新增版本,CLTC 续航 835 公里,采用超导热管理 2.0 系统,-20℃环境下电池升温至 25℃仅需 5 分 18 秒,冬季续航达成率提升 40%。
  • 双电机四驱版:CLTC 续航 760 公里,综合功率 508kW,零百加速 3 秒级,适合追求性能与续航平衡的用户。

二、实际续航表现


1. 高速场景


  • SU7 Pro 版:以 100km/h 平均车速行驶,实测续航 680 公里,续航达成率 82.5%,电耗 13.1-14.2kWh/100km。
  • SU7 Max 版:120km/h 高速巡航,实测续航 504 公里,续航达成率 80%,电耗 16.8kWh/100km。
  • YU7 835 公里版:-10℃、平均时速 105km/h 工况下,续航达成率 81.7%,远超行业 60% 的平均水平。

2. 低温环境


  • SU7 Max 版:在 - 20℃寒冷区测试中,续航 385 公里,达成率 47.5%,但仍为同级别车型中最高。其双大面主动冷却技术和 12kW 电加热模块可快速提升电池温度。
  • YU7 835 公里版:通过相变材料与电加热模块协同工作,-20℃环境下电池升温速度提升 40%,解决冬季续航 “腰斩” 问题。

三、技术亮点


1. 电池技术


  • 宁德时代神行电池:支持超快充(10 分钟补能 400 公里),体积能量密度高,适配 SU7 Pro 版。
  • 麒麟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 190Wh/kg,适配 SU7 Max 版,支持 15 分钟补能 510 公里。
  • 自研 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将电池包与车身结构融合,体积效率 77.8%,全球最高,提升整车安全性和空间利用率。

2. 热管理系统


  • 超导热管理 2.0:通过相变材料与 12kW 电加热模块,缩短电池低温预热时间,提升冬季续航。
  • 三热源主机加热:电池包加热功率达 18kW,-20℃仍可工作,配合双模热泵减少能耗。

3. 空气动力学设计


  • SU7 风阻系数 0.195Cd:隐藏式门把手、主动电动尾翼等设计降低风阻,同等时速下续航较特斯拉 Model Y 提升 5.6%。
  • YU7 风阻系数 0.23Cd:全隐藏式门把手、轮毂导流罩等设计优化空气动力学。

四、充电性能


  • 800V 高压平台:SU7 Max 版支持 871V 真高压,15 分钟补能 510 公里,充电功率最高 300kW。
  • 超充网络:小米计划 2025 年建成 1000 座 800V 超充站,目前已接入 126 万充电桩(含 9.4 万超充桩),覆盖 2691 个区县。
  • 家用充电:支持 7kW 交流慢充,8 小时充满,适配普通家用充电桩。

五、竞品对比


车型续航(CLTC)价格(万元)快充速度核心优势
小米 SU7 Max810 公里29.9915 分钟 510 公里双电机四驱,800V 高压
特斯拉 Model Y660 公里26.3915 分钟 250 公里品牌溢价,超充网络完善
极氪 001 FR700 公里42.9915 分钟 400 公里猎装造型,性能强劲
小鹏 G9 702 Max702 公里30.9915 分钟 300 公里XNGP 智驾,800V 平台
比亚迪汉 EV 创世版610 公里28.8615 分钟 200 公里刀片电池,安全性高

六、用户场景推荐


  • 城市通勤:SU7 后驱标准版(700 公里)或 YU7 后驱版(820 公里),兼顾性价比与续航。
  • 长途出行:SU7 Max 版(810 公里)或 YU7 835 公里版,支持超快充和低温优化。
  • 性能需求:SU7 Max 版(673 马力)或 YU7 四驱版(508kW),零百加速 3 秒级。
  • 北方用户:优先选择搭载麒麟电池和超导热管理系统的版本,提升冬季续航。

七、总结


小米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已跻身行业第一梯队,其核心优势在于长续航、超快充、低温适应性。SU7 和 YU7 通过差异化定位覆盖了轿车和 SUV 市场,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对于注重性价比、科技配置和续航稳定性的消费者,小米是 20 万 - 35 万元区间的有力选择。未来随着超充网络的完善和电池技术的迭代,小米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市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