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无线车充的使用方法因型号差异略有不同,但核心步骤可概括为以下流程,结合官方说明与实测经验整理如下:
一、安装与固定
- 出风口夹安装
多数型号(如 20W 风冷快充版、Pro 版)标配出风口夹,通过旋转旋钮或按压卡扣固定在汽车出风口叶片上。安装时需注意:
- 调整夹臂宽度至适配出风口叶片厚度。
- 确保夹臂内侧硅胶垫贴合叶片,避免行驶中晃动。
- Pro 版支持 360° 旋转球头,可调整手机横向或纵向视角。
- 粘贴底座安装
部分型号(如青春版)提供 3M 胶粘贴底座,适用于非出风口位置(如中控台面):
- 清洁粘贴表面并静置 10 分钟确保粘性。
- 粘贴后 24 小时内避免剧烈震动,防止脱落。
- 特殊车型适配
- 宝马 5 系等车型需选购专用转接器。
- 部分高端车型(如特斯拉)可直接吸附在中控无线充电区域。
二、电源连接
- 供电方式
- 点烟器接口:使用标配的 USB-C 线连接车充与点烟器,适用于所有车型。
- 车载 USB 接口:部分型号(如 30W 版)支持直接插入车载 USB,但需确认接口输出功率≥18W 以激活快充。
- 快充条件
- 小米 / Redmi 旗舰机(如小米 13 Pro)需搭配原装 50W 车充 + 专用线材,才能触发 50W 满血快充。
- 其他品牌手机(如华为 Mate50 Pro)建议使用支持 QC4 + 或 PD3.0 的车充,以获得最佳兼容性。
三、手机放置与充电
- 自动夹持(Pro 版 / 20W 版)
- 靠近感应区时,红外或微波雷达传感器自动触发夹臂张开(最大 84mm),手机放入后自动收紧。
- 取手机时轻按侧面按钮,夹臂释放并保持通电状态方便下次使用。
- 手动固定(青春版)
- 手动掰开两侧弹簧夹至手机宽度,放入后松开自动夹紧。
- 部分型号支持磁吸辅助,但需搭配金属贴片(非标配)。
- 充电状态识别
- 蓝灯常亮:正常充电(如小米 13 Pro 触发 50W 快充)。
- 蓝灯闪烁 3 次:初始化完成,等待手机接入。
- 绿灯闪烁:检测到金属异物(如手机壳含金属片),需移除后重新放置。
四、兼容性与注意事项
- 设备支持范围
- 小米 / Redmi:全系旗舰支持 20W + 快充(小米 13 Pro 需专用车充)。
- iPhone:12 及以上型号支持 7.5W 标准充电,需升级 iOS 16.1 以上系统。
- 其他品牌:华为 Mate50 Pro(27W)、三星 S23 Ultra(15W)等主流机型均兼容,但需开启 “第三方充电模式”。
- 散热与保护
- 高功率充电时(如 50W),内置风扇自动启动,建议保持通风口无遮挡。
- 支持过压、过热、短路三重保护,充电中手机温度超过 45℃时自动降功率。
- 使用限制
- 手机壳厚度需≤4mm,且不含金属层。
- 部分车型(如老款大众)点烟器接口熄火断电后,需手动取出手机。
五、常见问题处理
- 充电中断:检查电源连接是否松动,尝试重启车充或更换线材。
- 夹臂不动作:清洁感应区灰尘,或长按复位键 5 秒重置传感器。
- 发热异常:暂停充电 5 分钟,待温度下降后重新放置,避免阳光直射。
建议优先参考产品说明书(如 20W 版用户手册),并根据手机型号选择对应版本车充。日常使用中定期清理充电面板和夹臂硅胶垫,可延长设备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