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生产基地位于中国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具体为小米汽车超级工厂。该工厂是小米集团自主建设的智能化、现代化汽车制造园区,承担了从研发到生产、交付的全流程任务。以下是详细信息:
一、核心生产基地:北京亦庄超级工厂
1. 工厂概况
- 地理位置:位于北京亦庄新城马驹桥智能制造基地,西至同义路,东至环景西一路,北至景盛南四街,南至亦通街。
- 规模与投资:总投资约 630 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面积 72 万平方米,二期规划面积 53 公顷,两期工厂仅相隔一条马路。
- 功能布局:涵盖压铸、冲压、车身、涂装、总装、电池六大车间,以及研发试验基地(29 个试验室)、测试跑道(长 2.5 公里,设计时速 120km/h,覆盖 18 种路况)、零售展厅、交付中心等设施,是中国品牌中首个集研发、制造、销售、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汽车科技产业园区。
2. 建设与投产历程
- 一期工程:2022 年 4 月开工,2023 年 6 月通过验收,2024 年 3 月正式揭幕,4 月启动首款车型小米 SU7 的交付。
- 二期工程:2024 年 7 月竞得土地,2025 年 4 月完成规划验收,预计 2025 年年中投产,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产能至每年 30 万辆以上。
3. 生产能力
- 当前产能:一期工厂每小时可生产 40 台整车,极限产能达每年 24 万辆,相当于每 76 秒下线一台新车。2025 年 4 月单月交付量已突破 2.8 万辆,订单交付周期延长至 45 周(约 11 个月)。
- 技术创新:工厂采用 100% 自动化生产,配备超过 700 台机器人,实现大压铸、CTB 电池包等关键工艺自主生产,并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优化生产流程。
二、生产资质与合作动态
1. 独立造车资质
2024 年 7 月,小米汽车通过工信部审批,正式获得独立造车资质,生产企业名称由 “北汽集团” 变更为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地址仍为北京亦庄环景路 21 号院(即自建工厂所在地)。这标志着小米彻底摆脱对外部代工的依赖,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2. 历史合作洽谈
尽管小米最终选择自建工厂,但早期曾与江淮、奇瑞、北汽蓝谷等车企洽谈合作。例如,2023 年与北汽蓝谷的合作推进较深,但后续因自建工厂进展顺利而终止代工计划。目前,小米与北汽新能源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电芯工厂等供应链环节,而非整车生产。
三、供应链与区域协同
1. 核心供应商
- 电池: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与比亚迪(刀片电池)共同供应,其中小米 SU7 标准版使用比亚迪刀片电池。
- 零部件:拓普集团(空气悬架)、汇川技术(驱动电机)、博世(ABS 系统)、蓝思科技(智能座舱屏幕)等企业参与供应链。
- 本地化配套:长沙弗迪电池工厂、博世长沙 ABS 电机车间等区域供应商为小米汽车提供关键零部件。
2. 区域产业协同
北京亦庄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吸引了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电池企业,以及华为、百度等科技公司,为小米汽车提供了完善的供应链支持和技术协同环境。
四、未来规划
- 车型扩展:继小米 SU7 后,首款 SUV 车型小米 YU7 计划于 2025 年 6-7 月上市,定位纯电动中大型 SUV,对标特斯拉 Model Y。
- 产能提升:二期工厂投产后,小米汽车总产能将超过 45 万辆 / 年,以满足 2025 年 36 万辆的销量目标。
- 技术升级:工厂将持续优化智能化生产,并探索与华为、宁德时代等企业在智能驾驶、电池技术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总结
小米汽车的生产以北京亦庄超级工厂为核心,通过自主建设的智能化产线实现整车制造,并依托独立资质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逐步扩大产能和市场份额。这一布局不仅体现了小米对汽车产业的深度投入,也为其未来的技术创新和规模扩张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