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哪里代工的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2 10:44:47 浏览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的生产模式经历了从代工到自主生产的转变,具体情况如下:

一、早期代工阶段:借助北汽集团资质


在 2023 年至 2024 年期间,小米汽车因尚未获得独立生产资质,选择与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北汽越野)** 合作代工生产。这一阶段的核心信息包括:
  1. 代工背景:小米首款车型 SU7 于 2023 年 11 月通过工信部申报时,企业名称标注为北汽越野,产品型号为 BJ7000MBEVR2,尾标为 “北京小米”。这意味着小米借用了北汽越野的生产资质,而实际生产地址位于小米自建的北京亦庄工厂
  2. 合作模式:小米负责车型设计、研发和市场推广,北汽越野提供生产资质和部分技术支持。这种模式帮助小米快速实现量产,首款车型 SU7 于 2024 年 2 月开始交付。
  3. 产能规模:小米亦庄工厂一期产能为每年 24 万辆,每小时可生产 40 台整车,二期工厂计划 2025 年内投产。

二、独立生产阶段:2024 年 7 月获得资质


2024 年 7 月,小米汽车通过工信部第 385 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正式获得独立造车资质,生产企业名称变更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这一里程碑事件的意义在于:
  1. 资质获取路径:小米通过 “先代工后拿资质” 的模式,在代工期间累计销售超过 3 万辆车型(如 SU7),满足了工信部对 “设计研发企业借用生产资质” 的要求。这一过程与蔚来汽车早期模式类似,但小米仅用了约 9 个月时间完成资质转换,效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生产自主权:独立资质使小米能够完全掌控生产流程,包括供应链管理、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例如,小米 SU7 Ultra 双风道前舱盖版的交付周期缩短至 45 周,部分得益于自主生产的灵活性。
  3. 品牌统一性:获得资质后,小米汽车尾标不再使用 “北京小米”,直接标注 “小米”,强化了品牌认知。

三、当前生产布局:自建工厂主导


截至 2025 年 5 月,小米汽车的生产已全面转向自建工厂,主要依托北京亦庄超级智能制造园区:
  1. 工厂产能:一期工厂年产能 24 万辆,二期工厂建设中,预计 2025 年内投产。工厂采用压铸、冲压、车身、涂装、总装、电池六大车间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每 76 秒可下线一台整车。
  2. 技术投入:工厂配备 29 个试验室和专业测试跑道,支持智能驾驶、三电系统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测试。例如,小米与阿尔特合作开发的 “全域 800V 碳化硅平台” 已应用于 SUV 车型 YU7,充电效率提升 15%。
  3. 供应链管理:小米汽车的供应链覆盖电池(宁德时代、比亚迪)、智能驾驶(高通、博世)、底盘(万向钱潮)等领域,但整车生产完全由自建工厂完成,未再引入新的代工方。

四、未来规划:产能扩张与全球化


小米汽车的长期目标是实现年产百万辆,并计划 2026 年进军欧洲市场。为此,其采取了以下措施:
  1. 产能规划:北京亦庄工厂二期投产后,总产能将提升至 50 万辆 / 年。此外,小米在武汉、合肥等地的工厂建设计划也在推进中。
  2. 技术研发:小米与阿尔特合作开发的 “人车家全生态” 技术已申请 17 项专利,并在欧洲分院进行 EU-NCAP 安全标准适配,为全球化铺路。
  3. 充电网络: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已与蔚来、理想、小鹏等 18 家运营商合作,接入超 126 万充电桩,覆盖全国 2691 个区县。

总结


小米汽车的生产模式演变体现了其 “轻资产切入、重资产掌控” 的战略逻辑:早期通过代工快速落地产品,中期通过资质获取实现自主生产,后期通过产能扩张和技术研发巩固市场地位。这一路径既规避了传统车企的重资产风险,又确保了对核心环节的控制力,为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长期竞争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