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信息和最新进展,小米汽车的生产已进入规模化阶段,具体时间线和产能规划如下:
一、量产时间线与产能爬坡
- 首款车型 SU7 的量产交付
小米汽车首款车型 SU7 于 2024 年 3 月 28 日正式上市,同年 5 月 15 日完成第 10000 辆交付,用时仅 43 天。截至 2024 年 11 月 13 日,SU7 第 10 万辆下线,创造了新势力车企最快 10 万辆下线纪录。2024 年全年交付量超过 13.5 万辆,2025 年 4 月单月交付量突破 2.8 万辆,显示出产能持续提升的趋势。
- 工厂产能与生产效率
小米汽车北京亦庄工厂一期已实现每小时 40 台整车的生产能力,极限年产能达 24 万辆,平均每 76 秒下线一台新车。二期工厂正在建设中,预计 2025 年内投产,进一步扩大产能。此外,数据分析师预测 2025 年小米汽车总产量可能达到 45 万辆,远超官方最初设定的 35 万辆目标。
二、当前生产状态与市场需求
- 订单与交付周期
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小米汽车订单量激增,交付周期显著拉长。以 SU7 为例,标准版和中配车型的交付周期已延长至 45 周(约 10.5 个月),即 2026 年 2 月以后才能提车;高配版 Ultra 的交付周期相对较短,为 18-21 周。这一现象反映出工厂正全力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但产能仍滞后于订单增长。
- 供应链与技术支撑
小米汽车的供应链覆盖电池、智能驾驶、芯片等核心领域。宁德时代、汇川技术等头部供应商为其提供动力电池和电驱系统,而自研的泰坦合金车身材料和 9100T 压铸技术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外,工厂通过六大车间(压铸、冲压、车身、涂装、总装、电池)的协同运作,确保生产流程的高效性。
三、未来生产计划与车型布局
- SUV 车型 YU7 的上市
小米首款 SUV 车型 YU7 预计于 2025 年 6-7 月正式上市,目前已完成工信部申报并拆除重伪装测试。该车定位中高端市场,采用三元锂离子电池,驱动电机峰值功率达 220kW/288kW,预计年产能约 10 万辆,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 产能扩张与工厂建设
除北京亦庄工厂外,小米还在规划二期工厂的建设,预计 2025 年年中竣工。二期工厂将与一期工厂形成产能互补,未来可能进一步扩建三期工厂,以应对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
四、总结:生产现状与用户建议
小米汽车自 2024 年 5 月启动量产后,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并在 2025 年 4 月单月交付量突破 2.8 万辆。当前工厂产能利用率高,但订单积压导致交付周期较长。对于消费者而言,若计划购买小米 SU7,需做好较长时间等待的准备;若关注 SUV 车型,可期待 2025 年 6-7 月上市的 YU7。未来随着二期工厂投产和供应链优化,小米汽车的产能有望进一步释放,缩短交付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