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减震器供应商呈现多元化布局,不同车型及配置版本采用了差异化的供应链策略,覆盖了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的详细梳理:
一、核心供应商及产品类型
1. 拓普集团
- 合作范围:作为小米汽车的核心供应商,拓普集团覆盖了空气悬架系统和传统减震器两大领域。
- 空气悬架:为小米 SU7 Max 版和 SU7 Ultra 提供闭式空气弹簧系统,支持悬架高度和阻尼调节,显著提升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 传统减震器:为标准版和 Pro 版车型提供基础减震部件,尤其在轻量化和 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控制方面表现突出。
- 技术优势:拓普集团在 2022 年国内减震器市场占有率达 22%,位居第一,并具备空气悬架、线控底盘等核心技术,与小米联合开发的闭式空气弹簧系统已应用于量产车型。
2. 凯众股份
- 合作范围:专注于底盘减震元件和线控制动系统。
- 减震元件:为小米 SU7 Ultra 提供减震器及缓冲块,成为其底盘悬架减震元件的独家供应商。
- 线控制动:通过子公司苏州炯熠电子与小米同步开发线控制动技术,涉及制动系统关键零部件,强化了小米汽车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性。
- 市场地位:凯众股份在新能源汽车减震领域积累深厚,客户涵盖长安阿维塔、奇瑞智界等品牌,其减震产品与小米汽车的同步开发业务进一步巩固了合作关系。
3. 倍适登(Bilstein)
- 合作范围:作为德国高端减震器品牌,倍适登为小米 SU7 Ultra 提供EVO T1 赛道级绞牙减震器。
- 技术特点:该减震器采用电子可调阻尼技术,支持赛道模式下的极端性能需求,显著提升车辆的操控极限。
- 市场定位:倍适登主要服务于保时捷、奥迪等豪华品牌,此次与小米合作标志着其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拓展。
4. 采埃孚(ZF)
- 合作范围:为小米 SU7 Max 版提供CDC(连续阻尼控制)减震器。
- 技术亮点:CDC 减震器通过电磁阀实时调整阻尼力,兼顾日常驾驶的舒适性和激烈操控的稳定性,技术由采埃孚提供,富士康负责代工生产。
- 供应链整合:采埃孚与富士康的合资公司进一步优化了 CDC 减震器的生产效率,确保小米汽车的供应链稳定性。
二、不同车型的供应商差异
1. 小米 SU7 标准版 / Pro 版
- 减震配置:采用传统液压减震器,由拓普集团和凯众股份提供。
- 拓普集团:负责基础减震部件的研发与生产,确保车辆的 NVH 性能。
- 凯众股份:供应缓冲块等底盘减震元件,提升车辆的滤震效果。
2. 小米 SU7 Max 版
- 减震配置:标配空气悬架 + CDC 减震器。
- 空气悬架:拓普集团提供闭式空气弹簧系统,支持悬架高度和阻尼调节。
- CDC 减震器:采埃孚提供技术,富士康代工生产,实现阻尼力的实时调整。
3. 小米 SU7 Ultra
- 减震配置:搭载倍适登 EVO T1 绞牙减震器和拓普集团空气悬架。
- 倍适登:提供赛道级减震器,支持极端工况下的性能需求。
- 拓普集团:负责空气悬架系统,与倍适登减震器形成互补,兼顾舒适性与操控性。
三、供应链策略与行业影响
1. 技术整合与成本控制
- 小米汽车通过 **“国际品牌 + 本土供应商”** 的组合策略,既引入倍适登、采埃孚等国际品牌提升产品性能,又依赖拓普、凯众等本土企业控制成本,实现性价比优势。
- 例如,SU7 Ultra 的空气悬架由拓普集团提供,而赛道级减震器则采用倍适登产品,两者协同优化车辆的动态表现。
2. 供应链稳定性
- 小米汽车在减震器领域采用多供应商策略,降低单一供应商的风险。例如,SU7 Max 版的 CDC 减震器由采埃孚技术支持、富士康代工,而 SU7 Ultra 则引入倍适登作为独家供应商。
- 这种布局有助于应对市场波动和产能压力,确保零部件供应的连续性。
3. 行业趋势
- 小米汽车的减震器供应链反映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两大趋势:
- 智能化:空气悬架和 CDC 减震器的应用体现了车辆底盘系统的智能化升级,通过传感器和电控技术实现动态调整。
- 国产化:拓普、凯众等本土企业在关键零部件领域的崛起,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国产化进程。
四、未来展望
随着小米汽车新车型(如 SUV 车型 YU7)的推出,减震器供应商的合作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例如,拓普集团已确认将为 YU7 提供空气悬架和减震器,延续其在小米汽车中的核心地位。此外,小米汽车在智能驾驶和底盘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可能会推动减震器与线控制动、自动驾驶系统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车辆的整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