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座椅供应商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2 13:50:47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根据公开信息,小米汽车的座椅供应商主要包括以下企业:

一、核心供应商


  1. 李尔(Lear)
    • 合作车型:小米 SU7 全系。
    • 具体业务:提供前后排整椅总成,包括座椅骨架、发泡材料、面套等核心部件。例如,SU7 Max 版本的主驾驶主动侧翼支撑功能由李尔研发,其技术亮点包括 3D-Mesh 网状支撑材料、15mm 记忆海绵及 75kg/m³ 高密度 PU 材质,兼顾舒适性与支撑性。
    • 行业地位:全球第三大汽车座椅供应商,客户涵盖通用、福特、大众等国际车企,在电动化座椅(如通风、加热、按摩)领域技术积累深厚。

  2. 延锋(Yanfeng)
    • 合作车型:小米 SU7 全系、小米第二款新车(未公开命名)。
    • 具体业务
      • 负责 SU7 的前后排座椅骨架制造,采用高强度钢材与轻量化设计,满足碰撞安全标准。
      • 为第二款新车提供整椅生产,其天津武清工厂从签约到投产仅用 24 天,产能覆盖京津冀地区,确保 2 小时内送达小米北京工厂。

    • 供应链协同:延锋与李尔形成 “骨架 + 整椅” 的分工模式,同时延锋江森(延锋与江森自控合资公司)为 SU7 提供安全带组件。


二、潜在合作方


  1. 佛吉亚(Faurecia)
    • 早期接触:2023 年 8 月,小米曾与佛吉亚洽谈座椅合作,涉及座椅舒适性技术(如压力分布优化)。
    • 现状:目前未在 SU7 供应链中明确出现,可能因李尔的综合成本优势或技术方案更贴合小米需求。

  2. 宁波华翔
    • 合作领域:主要供应汽车电子及内饰件,尚未直接参与座椅总成制造。
    • 可能性:未来或通过收购或技术合作切入座椅市场,其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布局(如电子调节模块)可能与座椅智能化形成协同。

  3. 继峰股份
    • 合作意向:2023 年 11 月,继峰股份表示 “积极争取与小米合作”,但目前无实质性进展。
    • 竞争劣势:相比李尔、延锋,其在高端车型座椅领域的技术积累较弱,可能难以进入小米核心供应链。


三、技术与供应链特点


  1. 模块化设计:小米 SU7 座椅采用 “骨架 - 发泡 - 面套” 模块化采购,由李尔集成供应,降低研发与生产复杂度。
  2. 本土化布局:延锋在天津武清的快速投产体现小米供应链 “就近配套” 策略,缩短交付周期、降低物流成本。
  3. 成本控制:通过拆分骨架与整椅采购,引入延锋与李尔竞争,预计座椅采购成本较传统车企低 15%-20%。

四、行业对比


供应商小米合作模式特斯拉 Model 3 供应商比亚迪汉供应商
座椅李尔(整椅)佛吉亚佛吉亚 / 弗吉亚
骨架延锋麦格纳敏实集团
面套李尔安通林明新旭腾(真皮)

数据来源:公开报道及企业公告。

五、未来趋势


  1. 智能化升级:小米计划在 2025 款车型中引入座椅健康监测(如心率、压力分布),可能与华为、欧姆龙等企业合作。
  2. 供应链拓展:随着产能提升(2025 年目标 35 万辆),小米可能引入第二家整椅供应商(如继峰股份)以分散风险。
  3. 海外布局:小米慕尼黑研发中心正在开发欧洲版车型,未来或采用麦格纳座椅总成以适配当地法规。

建议关注小米汽车官方披露及供应链企业财报,以获取最新合作动态。